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恶导游”追责之后还需反思

(2015-05-05 13:10:42)
标签:

杂谈

□王石川
  几乎每一个小长假,我们视线范围内都会看到几起旅游乱象的案例。这不,云南女导游几乎不用换气连声痛骂游客长达5分钟,她大声斥骂游客道德、良心在哪里的视频,一下点燃公众情绪。最新的消息是,云南旅游执法总队通报:涉事导游系“昆明思远导游服务公司”导游陈XX,现拟吊销涉事导游导游证,拟对涉事旅行社作出责令停业整顿的处罚、对旅行社直接负责人处2万元罚款,并将涉事导游及旅行社记入诚信档案,向社会公布。(5月4日《京华时报》)
  无论吊销导游证还是停业整顿,都不让人觉得意外。强迫游客消费,出言不逊,这样的导游确实没有理由继续留在导游队伍中,而其背后的旅行社更是难辞其咎。
  个案处理不是重点,有必要上升到整个行业性的集体反思。犹记得新旅游法2013年10月1日施行前夕,就有人欢呼强制购物将被终结。原因在于,该法明确规定禁止强制购物或自费项目,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次消费将全部以透明的形式转入团费。遗憾的是,强制消费并未绝迹,有的地方甚至改头换面,愈演愈烈。
  与遏制强制消费相对应的是,新旅游法还剑指零负团费。国家旅游局也强调,旅行社以低于接待和服务费用的价格或者行业公认的合理价格提供旅游服务,且无正当理由和充分证据证明的,应认定为“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现实情况呢?各种低价团依然屡见不鲜。
  据报道,多年来,导游强迫游客消费的行为在云南屡屡发生,屡禁不止。2013年的“十一”黄金周,网曝“云南香格里拉导游威胁‘把刀架在脖子上’强推自费项目”;2014年1月,新闻曾曝出云南一导游辱骂游客……类似问题频发,难道监管部门没有责任?难道不该反思强制购物生存的病态土壤?
  这名女导游确实令人愤恨,笔者看完视频后也是义愤填膺,但现在唯有一声叹息。该女导游必须为她的言行埋单,但以她为代表的导游群体,却令人有点同情。因为一定程度上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的生态同样恶劣,他们的命运同样卑微。他们选择了一条灰色的谋财路,固然可鄙,但与旅行社相比,无疑又是弱者。
  有导游深有感触地说:“做导游这么多年,我不得不说,这根本不全是导游的问题,是当地旅游业的变态畸形发展。其实很多景点就是大购物店,景中店已经成为很多地方旅游业的常态!我不是个合格的导游,我赚不来那个黑心钱,只求行业现状能改变……”不管是不是为其同行说话,起码陈述了一些背景。对一些导游的行为不止于挞伐,并非妇人之仁,而是感慨于整个行业积弊甚深。最后还是想问一句,这个事件能促使整个行业向良性发展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