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着经济走势“晴雨表”之称,一般情况下,股市行情的变动大致早于经济走势变动6—8个月,其理论解释是,股市投资者总是根据预期收益来选择投资的,如果大多数投资者都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走势将上升,通过投资购股,就将使股市走势上扬,反之亦然。在中国股市中,虽然一些股评人士也屡屡用这种“暗刚表”来讨论股市走势,但其情形止好相反,即不是用股市定势来预期经济走势,而是用经济走势来说明股市走势。中国股市走势与经济走势基本不相关。这种情形之所以发生,基本原因在于,20多年来政府部门总是不时地运用政策来影响股市走势,一是股市在其认可的范畴内运行,因此,同样股市有着“政策市”一说。
“政策市”,是指政府部门运用政策机制直接影响股市走势所形成的股市运行格局。众所周知,政策是影响股市走势的一个至要因素,因此,政府部门运用政策机制来影响股市运行本来无可厚非。使得注意的是,人们所讲的“政策”通常不是直接针对股市的,而是制对宏观经济或其他方而的,这些政策对股市走势的影响大多是间接的,但在中国股市中,政府部门运用的相当多政策是直接对股市的,因此,二者不可相混;另一方面,发发达国家中即便有时也实施直接干预股市走势的政策,但这种政策的选样是针对特殊事件的,所以是极为有限的,而在中国股市中,政府部门运用政策机制干预股市是经常的连续不断的,表现为一种常态现象,所以,二者大相径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