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茶合村——茶合村及五经里休闲游

(2015-07-05 10:22:04)
标签:

茶合村

威坪

旅游

 

             开辟茶合村及“五经里”景区休闲游的建议

                                                                    

 

                                                                       徐尚政

 

所谓“五经里”,即河村、茶碣头、洞源里、东塔、妙石村这些地区的总称。源自明朝刑部侍郎徐廷绶之手,意为四书五经之乡,读书做学问者的故里。此地区既有优美的自然风景,也有先人留下的许多历史人文景观,是我县以湖兴县,发展旅游业,开拓山区农家乐旅游业的极佳处所。

 

 

http://s11/mw690/002ndsK0gy6TAJQvQJI0a&690
                               茶碣村全景

这个地区包括洞源河村源两条延伸各有十多公里深的溪谷峰峦。其间山青水秀,峰巅起伏,嶙峋险峻的怪石群布遍山谷之中,随处随地都是山河壮丽的图画。请随着我领略一下这里的秀丽风光吧!

   

  http://s14/bmiddle/002ndsK0gy6TAMWggwdad&690
                     茶合村民居
 http://s7/mw690/002ndsK0zy77bGG5VfU36&690

http://s4/mw690/002ndsK0zy77bGLyu2L03&690

 

http://s9/bmiddle/002ndsK0gy6TAMYxVNe08&690
                  茶合村景


 

http://s15/bmiddle/002ndsK0gy6TAN0DJwiae&690
                                   村头张家殿

 

     茶碣村是这地区的中心村落。此村因前有茶园,村中有巨大石碣而得名。村落东连河村源,北接帮洞源。两谷之水流至茶碣汇拢,两水相汇处,前人筑有古老的单孔石拱桥,桥上建造圆石窗的涌翠亭,古朴大方,颇具特色,供行人休憩纳凉之用,清风习习,凉爽无比。

 

 

http://s12/mw690/002ndsK0gy6TANxjb2b8b&690
                                涌翠亭

 

 

http://s9/mw690/002ndsK0zy77bHaIdsY58&690


http://s2/mw690/002ndsK0gy6TAK5l4kN81&690
                            仙人洞

由此向北行走百余米,就是远近闻名的仙人洞。这是一个大自然造就的天然溶洞,洞口就有几十平方米的崖堂。洞内有许多崖道向四方延伸,每条崖道壁上都是形态各异的怪石,有的倒悬,有的迭起。其中有一条幽洞延伸几十米,尽头有宽敞的观音堂。其内石柱林立,有石桌石凳,石壁上还有天然的观音石像,故有观音洞之称。洞外古时就建有观音殿,四面八方的香客游人多到这里求神拜佛、游览观光,热闹非凡。因此,此地区以前曾命名为“仙洞乡”。

http://s11/mw690/002ndsK0gy6TAKF22Zs2a&690
                             仙人洞外

两水相汇之间,现居住着有343户农家1106个人口的茶碣村。这个村庄是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村落。我县最早的地下党员、革命烈士徐樟顺就出生在茶碣村的水笕湾。他在1934年就担任地下党的区委书记,在当地发展了多个党支部,并领导农民建立武装,发动过金竹暴动。后来,全家都被国民党杀害。母亲为掩护樟顺突围,倒在敌人的枪弹下,樟顺被击中仍然冲出数十米倚昂立着牺牲,后被割下头颅悬挂在城门上。他的遗骨埋在茶碣烈士墓中,并有纪念碑。

 

 
http://s15/mw690/002ndsK0gy6TAKR2Eou8e&690

                                   水笕湾

 

茶碣的烈士墓中,还埋有在解放战争中19495月在追歼国民党残匪的宋家垅之战中光荣牺牲的超全昭等十四名先烈的遗骨。每逢清明佳节,本地前来祭祀先烈的师生络绎不绝,以聆听先烈们的英勇事迹,继承先烈们为国捐躯壮情怀。

  http://s12/mw690/81a8e75cxc13a7b9fbb7b&690

                                       革命烈士墓

 

从茶碣村口沿水泥马路往北走 500米,就到了革命先烈徐樟顺的出生地——水笕湾。村庄的对面是茶碣村的百亩桔园。这里所产的柑橘是全县出了名的,既特甜又硕大,是国庆节前后饱享口福的好地方。

沿马路再往北200米许,就是北宋方腊揭竿起义的地方——帮洞源村。在这个村后有方腊起义时惩杀恶霸48人的地方,边上就是操兵坪,对面有擂鼓台、摆旗山。沿马路上溯两百多米,就是有名的方腊洞,此处有我国文学家郭沫若的题字碑,现已是生态园,栽种着各种水果,可供人品尝。附近有翻倒的石船,养兵起义的金竹坑、升官湾……

 http://s4/mw690/002ndsK0zy77bHW6Urpd3&690

 

 



http://s7/mw690/002ndsK0zy77bHXp0yO36&690

 

 


http://s10/mw690/002ndsK0zy77bHYBSGd89&690

 

 



http://s9/mw690/002ndsK0zy77bI4DZ2M68&690

 

这里有山洞五个之多,但真实的方腊洞,笔者认为还有待于考察佐证,理由是作为一个带领千军万马打天下的农民起义领袖,不可能栖身于四面闭塞的崖洞,而应选择远能观望六路动态,近能攻而又能退的地方。据此,很可能长垅顶有一排高崖的一个山洞才是真实的方腊洞。在这里,站在洞外,远处的动静尽收眼底,又邻近通往安徽的道路。这个洞的附近,还有一个深遂无底的怪洞,石块丢下去发出咚咚的撞击声,许久以后声音方会消失。


http://s12/mw690/002ndsK0zy77bICtE399b&690


从方腊洞拐个弯,眼前就是帮洞源的第一道龙门。路边上有清泉从洞中流出。人们走到这里,可随意接饮山泉解渴,清凉直透心底。这道龙门高数十丈,水流从崖顶倾注而下,形成天然瀑布。崖的两边山垅,左侧似一头大象,鼻子伸在溪中汲水;右侧是狮子,张着口,面带笑容。

http://s6/mw690/81a8e75cxc13a960c7995&690



郭沫若题字碑

 http://s11/mw690/002ndsK0gy6TANU7qUaaa&690

   走过象鼻,再往里五百米,便是朝坞水库。此库尚未建成。一旦建成,库中垂钓、游泳,则又是一番乐趣,边上还有丫叉坞瀑布。

http://s5/mw690/002ndsK0gy6TAO40EbGf4&690

再往里上溯五百米,就是天然的石门。门口狭窄,里面宽敞,左侧是数十丈的高崖峭壁,蜿蜒数百米。此地入夏则凉爽无比,是避暑纳凉的极好场所。峭壁上若设置攀岩设备,则又是人们练习攀岩的好场所。

再往里又是一道龙门,高数十丈,水流从崖顶倾注而下,又是一幅天然瀑布的壮观画卷。此景观若从石门沿水泥马路上山,在半道上的杜泻坞口观赏,极为壮观秀丽。

http://s4/mw690/002ndsK0gy6TAO9LMbNf3&690

再沿马路而上,就来到阴屋下的三叉道。往左便是阴屋下山庄,海瑞曾在此开采有名的青溪砚石。庄后又是一道龙门瀑布,风景奇特恐怖,崖上有千年古柏,巍峨挺拔。

 

沿马路经阴屋下山庄蜿蜒而上,不时就到蓬里山庄。庄后就是方腊起义的军师汪公老佛神庙——灵庵。庙内塑有汪公老佛、方腊、方百花等农民起义领袖的全身像。每年四季都常有浙皖边区的文人香客前来观赏祭拜,香火不断。庙前有株硕大无比的千年古银杏树,形似张开的大手掌。传说方腊起义的宝剑及天书就在树上的鸟巢中获得。水浒传中鲁智深最后被擒获处可能就是此庙。

灵庵宝殿后的山道上,有一处行走会发出咚咚的擂鼓之声,很是稀奇。沿路走到山后,便是安徽地界。这里是一望无际的草坪产,是明朝朱元璋放养马群的地方,地名叫马栏金滩。传说此地还埋有刘伯温之手的金磨,至今无人获得。

从灵庵宝殿东行一公里地,那就是血坑岭。这岭名来自于北宋年间方腊起义军与大宋朝廷军的一场决死之战,尸横遍岭,血流成河。遗体全埋在这里,故名“血坑岭”。这岭上清明时节满山遍野开满红色、紫色的杜鹃花,以寄托对义军将士的哀思。

岭的背面,是农户独家经营的百亩原始茶叶坞,又是天然的蕨子仓库。这块茶园有独特的管理,从不用农药和化肥,每年只是以放养土鸡给土壤施肥,任茶树自然生长,没有任何的环境污染。其采制的茶叶是纯天然的高山云雾野生茶,此茶既香且有甜味,纯正清香,喝后心旷神怡。

 http://s7/mw690/81a8e75cxc13a22f527e6&690

 

在这岭顶,可饱餐一顿正宗的土鸡,品尝着野生香茶,眺望远处,连绵的群山尽收眼底,彩云缭绕,云遮雾罩,好一番身处天宫仙境的情趣。往水碓山方向眺望,那形似蒸笼的饭篓尖,还有酷似公鸡冠的鸡冠尖就在眼前。奇特的河山美景,栩栩如生。

从这里往北再走十几分钟,就到了银山村。此村是因宋朝时开采 银矿,地下藏有银而得名的。此地区漫山都有野生的兰花,香气很浓,凡到此的游人,多爱带几丛回家种植品赏。银山庄后有块几十亩的盆地,那是外地老板投资在此培育各种兰花的花圃,每年从这里运往全国各地出售,一盆花就是上百元甚至几百元的。这里的主要特产是茶叶、贡菊、山核桃、农家的笋干和蕨干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血坑岭的下面,有一处方圆百亩的盆地叫断坞,坞口有百丈高崖,三面山垅环抱,中间是大片的平地,农田,颇具高山田园特色。山垅上满是野生杨梅,每逢成熟季节,游人多去采摘用来浸泡杨梅酒,其酒美味可口,强身健体。这里还有一处饲养着石斑鱼的处所,池塘上建有苗族木屋,可倚栏垂钓、就地烧吃。还有一条山沟,是专饲养野生石鸡的,里面有成千上万的野石鸡,鲜美滋补,可随时供人一饱口福。边上有几百亩的深山老林,叫野猪坞,是野兽的栖息地,可建成天然的狩猎场。此处最宜引资建设休闲养老的度假村。坞口的高崖与鸡冠尖遥遥相对。如果架座空中索桥,是再惊险不过的了。这里很有开发前景,是集休闲养老、品山珍野味、农家乐的极佳之处。

 

 

http://s12/mw690/002ndsK0gy6TAOOXoJZ0b&690

                       断坞

假如银山至水碓山的马路开通,驾车经两公里地就可到达河村源头的水碓山村,就可以从这条源游出去了。

水碓山村也是到处都有自然的景观。高崖险峻、丛林繁茂,一线天等都是无需雕琢的。此处也有烈士徐樟顺武装队与国民党军激战过的史迹。

从马路逛去,随路有水力发电站可参观,有一处石洞里有天然的八陵石子,如蚕豆大小,可割破玻璃。有大片的桃树园,可供赏花、品尝,还有大片的柿子园、茶园……河村水库内又是游客划船垂钓的好场所。

 

来到河村,这是一座具有悠久文明史的村庄。明朝刑部侍郎徐廷绶的出生地。那时期文人墨客蜂拥至此,挥毫泼墨,创设了徐氏十景:锦林跃旭、印石澜、洪嶂春园、群峰鱼跃、白崖晚照、东山松墅、凌谷寒泉、雪蚰狮蹲、塘亭秋月、北坞梅庄。每一处景致都有名人配诗以铭(见徐氏宗谱)。这十景有的保存完好,有的已被后人毁坏。村中原有徐廷绶的石牌坊,村脚木瓜坞有他的墓葬,墓前有石羊石马等雕刻。若能加以恢复、保护,定会让游客为之惊叹

河村素有“九桥十三碓,有女许河村都不悔”的赞词格言。如今河村每年正月初五舞龙灯的习俗是全县闻名的。

至此,五经里景区游欣然尽兴。回到茶碣在田园山庄里歇息,喝点杨梅土酒解乏,土食土菜尽情享用,既便宜又实惠,游客们何不惬意?

http://s13/mw690/002ndsK0gy6UBFtncba1c&690




 

 

以上是拙笔对五经里地区景点的真实叙述。倘若各级领导或文人墨客来此考察一番,可能远不止如此。对这么丰富这么美好的旅游资源白白埋没,无人知晓,实在令人心痛。笔者已年过花甲,不遗余力地奋笔疾书,呈现现实,其目的是唤起社会的重视,引起社会各级领导的关注。乘我县以湖兴县、开发旅游之东风,把五经里地区改造成旅游胜地,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繁荣。

 

 

当然这远景的规划并非无稽之谈,可望而不可及的。其实当地有远见的民众志士及领导早已不懈地努力着。如灵庵殿、仙人洞的整修完善、各旅游景点的保护恢复,新农村面貌的改观美化,果园、生态园的开发等都为旅游业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面对全国各地飞速发展的形势,时不我待。我们也应加快步伐,现在就要端正我们的发展思路,改变固步自封的偏见,人人都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而不懈地奋斗。

当然这不能只是空口号,还应结合实际,有切实可行的措施:

首先要宣传发动广大民众,了解并认识我地开发旅游的有利资源,增强保护资源、优化环境意识,自觉地投入到保护、恢复、开发各景点的工作中来。

其次,村级领导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雁,要有长远的规划、近期的打算。注重各景点的开发,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着手设计农家乐园的布局。如洞源是方腊起义根据地,开设方腊博物馆;河村是五经之乡,收集名人的遗物,建设五经书香博物馆;茶碣烈士事迹突出,广泛征集烈士们的档案遗物,开办烈士纪念馆,以之为教育第二课堂。规划种植成片的四季果园,因地制宜地开发各有特色的农家土特产基地(茶叶、竹笋、杨梅、蕨子、兰花、土鸡、羊、牛,禁止电鱼毒鱼等),改造好新农村的面貌(包括环境卫生、旅游住所、饭馆的配置),聘请或培养蔬菜、林业、农技、园艺专业人员,开辟大棚绿色蔬菜基地。使外地游客高高兴兴地来,赏心悦目地观赏,放放心心地品尝农家乡土风味,舒舒坦坦愿意在此逗留,并能供给本地的土特产满载而归。

再次是争取各级政府对我地开发的重视和支持。引资投入各景点的开发建设。如灵庵殿至银山、银山至水碓山马路的开辟,以连通游览景点的交通。又如林业方面,四季水果园种植的具体技术指导及果苗、果实的购销。再如旅游局对各景点的考察设计建设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总之,五经里旅游事业开发是很有前途的,但需吾辈共同不懈地努力!

 

 

 

〇〇九年五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