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特别喜欢面食,却喜欢上两家面馆,一家在单位的南面,一家在单位的西面。
因为离单位近,在加班找食吃的路上,发现了这两家面馆。
最初,我发现的是西面馆,很多年前,西面馆很小,只有五张桌子,每到饭点,里面挤满了人。西面馆是家川味特色的面馆,老板说面食用蛋清活的,筋道,去吃了几次,味道的确与众不同,而且面条筋道,口感好。于是,很长一段时间,那里成了我晚上加班的觅食处。一份燃面或者红烧牛肉面,一份卤味豆皮,吃饱了,回单位加班,暖和和的。面馆里的老板人很随和,人再多再忙,他都笑呵呵的,招呼客户坐,招呼客户再来。
后来,一次去单位南面等车,发现了南面馆,因为离单位稍微近一些,就进去要了一碗面,小店也不大,也是五张桌子,和西面馆不同的是,砖红色的墙面上挂满了相框,店里的布置清新雅致,面的味道没有西面馆那么麻辣,口味偏淡,但是面条也很筋道。去了几次,和老板娘熟了,就聊了起来,老板娘干净利索,问老板娘为什么把服装店改成了面馆,为什么会想到店铺里的风格这么与众不同。老板娘说,从礼品铺子做到服装铺子,后来又改成了面馆,因为服装的生意竞争太大,而且占用资金较多,所以改成了面馆,但是老板娘说坚持自己的风格,尽管面比隔壁的米线价格贵了一元,但是的确是真材实料,就连餐巾纸都是清风的抽纸。面馆里的几个小姑娘很勤快,面馆里总是干干净净,因为喜欢南面馆里的就餐环境,所以渐渐的固定在南面馆吃面,而南面馆里的小姑娘也熟悉了我,知道我爱吃手擀面,每次不管什么味道的面,下的都是手擀面。
有一天,这种和谐被打破了。
我推门走进南面馆,里面的人变了,掌柜的,小工都变了,我问掌柜的,你媳妇呢?掌柜的没有说话。我以为他没有听见,又问了一句,他回答,她是我姐姐,她去另外一家店了。我这才搞清楚,原来这家店铺一直是姐姐在打市场,打开市场,弟弟接手来做,从之前做礼品时就是这样,姐姐辛辛苦苦帮着弟弟。
还是要了一碗清汤牛肉面,面的口感味道和之前小姑娘煮的差不多,继续固定在南面馆吃面。
有一天,我发现桌子上的餐巾纸变成了隔壁米线馆用的餐巾纸,又过几天,我发现清汤牛肉面的牛肉块,改成牛肉片了;又过了几天,筋道的手擀面,失去了筋道的口感;最最不能忍受的是,最后一次去南面馆,墙上的相框全部取下来了,只剩下满墙的钉子和灰尘,店里的小工在桌子上剥着大蒜,满桌子的大蒜皮。这些,以前姐姐在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过,弟弟接手以后,南面馆的风格变了......
吃完面,回单位的路上,不觉得为原来的南面馆可惜,为姐姐不平,姐姐啊,你一次次的帮着弟弟,为他打开市场,帮他走过最难关,弟弟能知道你的辛苦么?他会珍惜么?从弟弟长长的头发和指甲间,就看出了他是多么的不在乎姐姐的辛苦。离开南面馆,我突然间会心痛.....
又是一个中午,拉拉和小编邀请我去吃面,我说我们去西面馆吧,好久没有去了。走到老地方,一看,西面馆成了一家鸭血粉丝汤。不禁想,难道,老板也换了,正觉得惋惜,一转头看见了那熟悉的招牌,仿佛老远就闻见了,那久违了麻辣,赶紧带着拉拉和小编推门而入。
好久不见啊!老板热情地招呼我。哈哈,老板,您现在生意做大了啊!老板还是满脸的和气。还在一边招呼着厨房煮面,一边招呼着客人坐,招呼着客户再来。
和拉拉、小编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这才发现,这间半地下的面馆居然有了十几张桌子,熟悉的辣椒瓶,熟悉的点餐机,熟悉的可口可乐,虽然面馆变大了,可是一切都没有变,老板脸上的笑容依然那么灿烂!
老板!红烧牛肉面三碗,一份卤味豆皮,我吆喝着。
好叻!三碗红烧牛肉面,一份豆皮!老板冲着厨房吆喝着,接着送来了餐具,纸巾。
不久,面端上来了,红红的辣油,煮的恰到好处的牛肉块,那味道依然......
离开西面馆,我不由感概,也许只有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才知道创业的艰辛,才知道珍惜手中的拥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