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乾隆帝曾在诗中描述:“峦回谷卷自重重,螺顶左邻据别峰。云栈屈盘历霄汉,花宫独涌现芙蓉。窗前东海初升日,阶下千年不老松。供养五台曼殊像,者黎疑未识真宗。”
关于“黛螺顶”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乾隆来五台山,屡次欲凳台顶进香拜佛,皆被风雨所阻,乾隆对黛螺顶的青和尚说:“五年后我再来时,既要登台顶,还要拜五方文殊,你替我办这件事。”到了第五年,青去果然想出办法:模仿五个台顶的五方丈文殊,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合塑于黛螺顶的正殿(所以此殿又称五文殊殿),登黛螺顶等于登五个台顶,进正殿朝拜等于朝拜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乾隆于五十一年(1786)三月来此殿进香,朝拜五方文殊并亲笔题诗,刻在黛螺顶碑记的背后,此后,朝山僧侣到此寺正殿参拜,即可代替朝谒五座台顶,省去许多路程。但也有区别,登五座台顶朝拜文殊菩萨叫大朝台;登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则叫小朝台。俗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和乾隆爷比起来我还算是幸运的,起码,我在东台看见了日出,在北台看见了风痕雪迹,在中台看见了落日。所以,和富贵约好一定要登顶,了却一个小小的遗憾。
通往黛螺顶的路叫作“大智路”,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在诸菩萨中智慧第一,故又称“大智”文殊,大智路由此而得名。 “大智路”由1080阶青石台阶铺就,1080级台阶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十界,也称六凡四圣。佛教将佛与众生分为10大类,总称为十界。十界各有“百八”,合起来就是1080,其中包括“百八烦恼”等等。据僧人们讲,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级台阶,能给人增添智慧,消除烦恼,逢凶化吉,一生平顺。
登这1080步台阶并不轻松,还好是轻装,一路小跑向上爬,沿途风景美不胜收,回头台怀镇尽收眼底,富贵拿着一把沙棘在黛螺顶傻不啦叽的站着,沙棘很好吃,酸酸甜甜的,一路跑上来,嗓子都冒烟,摘一粒沙棘放在嘴里,立刻酸润了许多。
登上黛螺顶,南台、西台、北台远远的就在前方,我想传说中小朝台的真正意义应该在这里。
拿着一把沙棘和富贵在望景亭前拍了一张特别傻的合影。不是我傻,是富贵傻!哈哈!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