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秦岭太白游记

(2011-06-15 16:33:45)
标签:

旅游

喜爱水晶,尤爱“绿幽灵”,因为她的灵气和幽深;向往太白,尤爱跑马梁,因为他的广阔胸怀和那里的蓝天白云。2009年的中秋,再三犹豫,我最终选择了太白之旅-------

太白在很多人眼里充满了挑战和诱惑,曾有人说过,去了太白才算是真正的驴行。没有去太白之前,太白在我心中是白色的,高原反应,六月飞雪,一切的一切让我感到恐惧,我怀疑自己的体力和耐力,能否胜任这段旅程。太白归来,太白在我眼里就是那块我酷爱的“绿幽灵”,充满了神秘和诱惑,忘不了那里的蓝天白云,忘不了那里的葱郁古木,忘不了石海子里巨石,忘不了大爷海的剔透,忘不了老庙子那轮明月。

这一路,我们经历了铁甲树的风雨,走过了六里坡的泥泞,经受了南天门的风霜,大爷海的雾霾,石海子的坎坷,老庙子的冰雹,这一路我们欣赏了跑马梁的蓝天白云,老庙子的明月,这一路,我们一起走过了,充满了挑战的太白,我们把快笑留在了那里,山,依然,水,依然-------

 

           10月1日

起床,穿衣,洗漱,背包冲向集结地-------鬼子据点(彭城户外店),每次出行,我都特别兴奋,这次也一样。

整装,集合,点名,大巴驶向目的地--------太白,我的心里充满了向往。

也许,老天为我感动,我曾许下:我愿用徐州半月的阴霾换取太白七日的阳光,在路上,阳光灿烂。        

深夜,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们走进了太白,看了下教练的表,海拔490,车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我叹服于大自然神奇的力量,路的两边,一边是峭壁林立,一边是悬崖万丈,而太白在月光下,婉如剔透的“绿幽灵”,越发神秘而充满了诱惑。借着月色,我们行进幽静的山中。­

车至目的地厚轸子,海拔接近1700,我们背上包前往,向导小熊的三爸家驻扎。也许是一路的颠簸,也许是高原上寒冷的天气,我们背着行囊仅仅走了10分钟的山路,已经是气喘吁吁,就连一些平时强悍的老驴,大叹体力不支。这不禁为明日即将开始的旅程,平添了几分怯意。

跟着双脚出来总有鸡吃,这是我们为之欣慰的,这次也不列外,小熊的三爸为我们准备了两只土鸡,一只红烧,一只清炖,也许是又冷又饿的原因,尽管桌子上三盘不同的野菜调出了一样的味道,我们依然吃的特别香。大饼,馒头,玉米稀饭,我们居然还品尝到了老乡家里自己酿制的玉米酒,清甜幽香。

饭后,在老乡家的院子里站着,木顶的房子四周被大山环抱,山泉哗哗从脚下流过,山风吹来,带来一丝冰凉,抬头,月上屋顶,默默祈祷明天,能有一个好天气。

进屋,插上门闩,隔壁的房间里已经传来震山的鼾声,累了,睡吧。

   

            10月2日  铁甲树   三合宫  六里坡  二里坡 南天门

早上五点,生物钟还是早早的把我叫醒了,农家的小院里,黑漆漆的一片,只听见山风吹着树叶沙沙作响,山泉在远处流淌,灯,拉长了我的影子落在院子里,一个人,有些害怕,坐在门槛上,和院子里趴着的狗狗四目对视。

过了一会,老乡起床,开始为我们烧饭,我趁机溜进了伙房,看到了大饼的制作过程,原来,大饼不是用农家的锅灶炕出来的,现在农家也使用上了家用电器,大饼是用电饼铛烤出来的,我进厨房的时候,老乡已经烤出了两块大饼。

天亮了,驴友们陆续起床,远处的山在雾气透着幽幽的浓绿,充满了挑战和诱惑,老乡家的房子后面的山披上,种满了山茱萸,红红的果实挂满了枝头,不忍摘下一粒,偷偷尝了一口,有点涩。

早饭后,冲了一包板蓝根,喝完以后,我们整装待发。

而此时,老天和我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雨,滴答了起来。当车把我们送到铁甲树的时候,雨已经开始大了起来,我们不得不穿上雨衣,套上雪套,做好了大雨的准备。

 沿山路步行了三分钟,一棵挂满了祈福的红绳的老树出现在我们面前,走近一看,树叶的边缘长满了小刺,象穿着盔甲,我想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铁甲树吧,一问向导,果真是第三纪遗留下来的树种-----铁甲树。在雨中,铁甲树越发显得葱郁。

 穿过一段铁索桥,我们步入了神奇的太白原始森林,在雨中我们沿着山涧向森林深处行进着,山涧的河床上,从山上滚落的石头,被溪流日夜冲刷得,光滑而圆润,高大的古树直入云霄,偶尔有枯死的老树,横卧在河床里,枝干上长满了厚厚的苔藓,似乎向我们诉说着这个森林里曾经的故事。厚厚的落叶飘落在脚下的石阶上,使我们行进的路不至于泥泞和湿滑。密密的雨丝淋湿了我们的头发,淋湿了相机的镜头,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心情,我们依然在雨中欢笑着,手里的相机依然在雨中“咔嚓”着,记录着驴友们行进的脚步。

 行进到三合宫,小雨渐止,远处的山涧里,传来了哗哗的水声,我们忍不住脱下了雨衣,顺着溪流边的栈桥,寻找水声的源头。也许是秋天的缘故,瀑布虽然没有我们想象的壮观,但依然吸引了我们的镜头。瀑布扬起的水雾混合着雨丝,轻轻地滋润着山涧里的树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中间或透露着几枝红叶,衬托得三合宫瀑布分外妖娆。人处其中,体会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久久不愿离去。 

 如果说三合宫瀑布随风扬起的水雾让我流连,那六里坡的几近60度的拔高,着实让我体会了一把“虐”的 感受。当我们还沉浸在,拨开云雾,雨过天晴的美景之中时,此次行程最艰难的“自虐”开始了,我忘记了六里坡沿途的风景,只记得,脚下那泥泞,和疯狂的拔高。

 咬着牙,低着头,我忍受着背负的沉重,一步一步量完了六里坡,量完了二里坡,走过了一段巨石横亘的石海子,这个时候,才发现天色已晚,回头,月亮已经爬上了树梢,我掏出了手机,拍下了月上树梢的美景,想发一条彩信,告诉远方的亲朋,我们一切安好,只可惜,山中没有信号,这成为了我最美丽的遗憾。    

 南天门的夜,静谧得只能听见风声。清冷的月光洒落在一顶顶帐篷上,越发显得清冷幽静。第一次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露宿,不免有点兴奋,半夜3点就钻出了帐篷。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夜晚,都说“月出无繁星”,而在南天门,我看到了最亮最美的星星,找了小时候只有在课本里才可以看到的“皇后座”、“小熊座”、“猎户座”和北斗七星。那星星晶莹璀璨,就在抬头的那片天上,和皎洁的月亮一起,似乎我伸手就可以把她拥入怀中。哇,真的太美了。一马平川的跑马梁,在月色下是那么的迷人,我似乎又看到了刘秀策马驰骋,御风而行的英姿。今夜无眠,为这美景。

        

          10月3日    药王殿  玉皇池   拔仙台  大爷海   

比起六里坡的“虐”,今天的行程相对轻松了许多。早上,我们告别了南天门,顺着山阴向药王殿开拔。没过多久我们就抵达了“药王殿”,在这里,我体会了太白“山脚盛夏山岭春”的美景,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居然有一片油菜花在肆意的开放着。我不禁惊叹,许是药王殿的药王显灵了吧。要不这么冷的天气里,怎么会开出这么娇艳的油菜花。

穿过了一片平坦的驯马场,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块块巨石推起的石海,这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遗迹,两山之间,一道石海飞流而下,远望石海,像是碎石组成的河流,近看石海,每一块石头都有两、三立方,巨石压着巨石,纹丝不动,跳跃在茫茫石海中,想象着远古时代,冰川运动的巨大撞击,体会着他的苍凉和悲壮。

 玉皇池、三爷海、二爷海、大爷海还有不知名的海子,象碧绿的翡翠镶嵌在通往拔仙台的山坳里,微风吹起一阵阵涟漪,山倒影其中,美不胜收。听向导说,海子里的水是山上的冰雪融化而来,海子周围有一种“净水鸟”象是海子的守护女神,每当风吹落叶落入湖中,鸟儿就会飞来,叼走落叶,让那片水永远明净。

拔仙台,以他3767的高度,诱惑着所有的来访者,自然,我们的冲顶也显得有点隆重。双脚刻意在二爷海集合,报数,交待了一下注意事项。登顶开始了,这一次我们选择了负重登顶,山上的雪还没有完全化净,道路湿滑,雾气浓重,山风冰冷,这为我们的登顶多少带来了一些难度,但是没有人退缩,因为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拔仙台是一个高度,更是一种纪念。

当我们在雾气中,看到那一堆堆的玛尼堆,我们发现已经到了最高峰拔仙台的脚下,登山高高的台阶,转过道观,我们看到了3676.2的地标,也看到了拔仙台三面环绕的峭壁,心里不禁佩服起自己来。我战胜了自己,登上了这个高度!

 从拔仙台到大爷海,对于我来说是这次驴行中最难走的一段路,因为天气寒冷,加上下雪,石头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加上高度的原因,我简直就不知道,先抬左脚还是先抬右脚,教练又是命令,又是嘿呼,我还是找不到行走的感觉,脚在发抖,心在嗓子眼怦怦乱跳,我想哭,短短的路程让我走成了长途跋涉,大爷海就在不远处静静的看着我,看得我心里发毛,后来,我索性把帽沿拉了下来,挡住了帽沿以外的视线,我只能看见脚底下的石头,才找到了节奏,一步一步走下了,湿滑陡峭的山崖。

 今年的中秋是在大爷海边,欣赏着拔仙台上的月亮度过的,尽管那晚的月亮朦胧在雾色中,但是,这毕竟是我们在海拔3500米见到的月。

 

              10月4日    跑马梁   老庙子

 

双脚说,跑马梁是“跑死人的跑马梁”,而我却在跑马梁的蓝天白云的陪伴下,真的在跑马梁上跑了一回。那种感觉就是一个字“爽”。跑马梁上的信号区,我给妈妈去了一个电话,报了一声平安,喝下了最后一罐“红牛”以后,我开始大步流星的疯狂了一把。跑马梁真美。走在高山草甸之上,看着湛蓝的天空上,变幻着的云彩,我们的心都醉了。现在我才知道法,太白真正吸引我的地方,不是3767的高度,而是跑马梁上通透的天空和自由的云儿。

跑马梁全长40里,可是我和起航、小妍,怎么也没有感到他有这么长,在跑马梁上,我们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山友么,我们互相问候着,鼓励着,呼喊着,合影留念,不觉中,我们走到了跑马梁的终点,而我们意犹未尽,大家在终点的石标处,合影留念,记录着轻松的一刻。

都说太白六月飞雪,这一次我们真的体验了一把,一片乌云飘过,遮住了头顶的太阳,于是,冰雹飘然而至,抬头眺望远方,远方的山头依然阳光灿烂。绿豆粒大的冰雹,飘落在软软的草丛中,迅速融化,我用相机记录了那瞬间的晶莹。

走在去老庙子的路上,我不禁感叹高山上风的造诣,一棵棵坚韧挺拔的高山落叶松被常年变幻无常的风拧得是造型各异,挺直的透露着不屈之气,高耸的彰显着威武之势,妖艳的散发着妩媚之秀,曲折的显现着飘逸的潇洒,低矮洋溢着袅娜之风韵。

老庙子,是我见过的最好的,最美的露营地,从05年的十字峡,到09年5月的大别山,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空旷的营地。草尖上还残留着冰雹留下的水珠,西边的天已经露出了夕阳,大家把帐篷撑起来,开始了最FB的一顿晚餐。

晚饭过后,我们架起了篝火,驱走了严寒,也驱走了一天的疲倦。歌声、舞声、欢笑声,松节油在火里劈啪作响,扬起了焰火般的星光,飘得很高,很远。

顺着飘起的火星,抬头,看见那轮明月在远方,静静地欣赏着我们的欢乐。 

 

              10月5日      下山

 

翠竹掩映的猪娃沟,曲径通幽,偶尔看见抬头的一片天,峰峦叠嶂,云雾翻腾。山中的美景让我们忘记了今夕是何年,时间过得飞快,我们一路欢笑结束了此次驴程。

 

回家的路上,意犹未尽,坐在车里,心还在跑马梁上飞,双脚在眼前晃动的手,把我的视线从那块璀璨的“绿幽灵”中拉了回来。

 

太白之旅是我给自己36岁的生日礼物,我会永远珍藏这块“绿幽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水葫芦
后一篇:太阳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