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云冈石窟有感

(2011-10-23 22:20:48)
标签:

云冈石窟

释迦坐像

旅游

分类: 有闻必录
   “今天游览的景点是云冈石窟。”这是今年十一期间我随九九关爱网山西内蒙之行笫5天早上登上大巴听导游说后,感到非常开心的一句话。虽然导游的语音并不高但却如春雷在我耳边炸响,我强烈地感到了-种不可名状的冲动。
             http://s2/middle/81a2d6c0haff85e215e71&690
            (云冈石窟入口处佛塔柱列队相迎)
http://s16/middle/81a2d6c0h77ff38eb1f2f&690                  (云冈石窟入口处佛塔)
 为何听到游览云冈石窟这般激动?
 因为早在中学时代上历史课时就知道云冈石窟与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大足石刻同为中国四大名窟。特别是云岗石窟开凿于北魏,坐落在大同市城西的武周山南麓,武周山北岸,东西绵延一千米。有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尊,最大佛像17米,最小仅2厘米,雕饰奇伟,是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同时,云冈石窟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1961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如今自己有幸来到云岗石窟,能近距离观赏老祖宗留下来的瑰宝,怎么不叫人欣喜呢?
http://s4/middle/81a2d6c0haff83d312793&690

http://s15/middle/81a2d6c0haff83e7abece&690

http://s2/middle/81a2d6c0haff840b1e531&690
    据景导介绍: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秀骨清像”的源头。
 
http://s6/middle/81a2d6c0haff844dce285&690
 在景区我们看到窟龛里的佛像乐伎刻像造型各异:有的正襟危坐,栩栩如生有的载歌载舞,神采飞扬,他们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怀抱琵琶,悠然自得,仿佛在笑迎四方游人。细细端详发现,这些佛像乐伎刻像的面貌和衣饰上,都明显地流露着异域色彩,有的象印度人,有的则象波斯,这是我国古代人民创造性劳动的智慧结晶,也是他们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景导还介绍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http://s2/middle/81a2d6c0haff84f862c41&690  云冈石窟的精华是第20窟释迦坐像露天造像,高13.75米,面部安详,深目高鼻眼大唇薄大耳垂肩两肩齐挺,造型雄伟,气势浑厚。虽然我不信奉佛教,但是站在这尊佛像前,禁不住为我国古代人民伟大的创造性智慧结晶而肃然起敬,所以我双手合十,在这尊佛像前表达我的崇高敬意!
http://s4/middle/81a2d6c0haff851bd0653&690 让人嘘唏的是云冈石窟毁损的佛像十分严重,千百年来由于受到风吹雨淋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有的佛像已经风化的很厉害,不少佛像的五官已脱落,面目全非,估计若干年后完整佛像会越来越少。所以景导说:“参观云冈石窟要早点来,越早越好,以后毁损的佛像会越来越多。”
 
http://s13/middle/81a2d6c0haff85405f6cc&690 云冈石窟第五窟上有副门联写得很有意思上联“性本明慧镜万古灵光昭云水含类群生都成就善男信女 下联“心地从慈航千秋普度皈佛法微言广训共娱游寿世康庄 门联山色随云秀佛灯共日长”。我想,这就是自己今天游览云冈石窟的心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领略神农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