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给五任局长当秘书

(2011-09-22 14:09:38)
标签:

嵊泗

督查队

分局

市局

赞助费

杂谈

分类: 感悟人生

<作者:老威 日期:2010-7-17>

 

     在不少影视节目中,凡担任秘书的,一般都是青春亮丽的女秘书。然而我这个五大三粗的男人却也鬼差神使地担任了16年的秘书,迎送了五任局长,从1988年至2004年一直在干着为领导服务的工作。16年的秘书生涯使我得益非浅,其最大的收获就是增加了社会经历,学会了与不同层次人群打交道,即人们常说的人际交往。

    1985年秋,上海市工商局面向社会招聘干部,当时自己尚在一家棉纺厂当工人,就去报名应聘,经过笔试、面试,幸运地考取了,被分配到长宁区工商局,先在检查中队工作,学习经济检查、办案,并负责向区局报信息、写情况报道,因此可能让领导上看中了,2年后就被调到局办公室担任局长秘书,从此开始了自己的秘书生涯。

心胸狭窄的老局长


    笫一任局长是个50多岁的北方老头,虽说是山东人,可个子不高,才1米60多,气量相当小。大约是1993年10月,区政府组织处级干部到美国考察,我们局的党委书记奉命同行,由于当时区政府要求出访的干部印制的名片上头衔具行政职务,党委副书记就把这件事交给我去办,言明名片上印局长头衔只是为了对外交往需要,不汲及实际工作,于是我就给党委书记印了头衔为工商局局长的名片100张。后来这事不知怎么给局长知道了,他顿时火冒三丈,大发脾气“我这个局长还没撤职,怎么又冒出一个局长来?”为此他专门找区长告状。还把我叫到他房间里骂了一顿“如此重大的事为什么不及时向我汇报?”我此时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我如果当时向他汇报不是变成在制造领导之间矛盾了吗?

    给他当了5年秘书,他临退休前因为我给区长拉赞助费一事,就把我打发到基层工商所去当一个普通干部。事情起源是当时上海要开东亚运动会,有关方面要求各级单位拉一些赞助费,是他指派我协助区长拉一些赞助费,于是我去虹桥机场洽谈赞助费,结果机场方面很给面子,出了一笔赞助费,这时局长不高兴了,说我是“吃家饭拉野屎”。

体恤下属的“短”局长


    笫二任局长看上去象个白面书生,戴着一副秀郎架眼镜,说话轻声轻气的,时年40岁左右。称其为“短”局长并非带有贬意,也非指局长有什么短处,而是指这位局长的任期短,从区政府任命其担任局长到调动不到3年时间,我给其当秘书则更短。我共在工商所干了9个月,其间局里发生了一些至今我还弄不明白的变故:老局长退休后,区政府派了—个姓周的新局长来接替他,但这个周局长刚刚干了几个月,就自己辞职了,接着区政府就派了“短”局长来接替他。

    由于当时还未建立城管部门,对街头小贩的管理与取缔仍由工商部门负责,时值上海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里要求各区净化市容市貌,分局为此组建了一支市场督查队,督查队有两项任务,一是对分局下属各工商所的创建工作进行督查,二是对辖区内影响创建工作的老大难问题直接进行整治。"短"局长对此十分重视,不仅抽调精兵强将参加督查队,而且亲自参加夜间整治。当时督查队的工作十分辛苦,经常早出晚归,连双休日也不间断整治工作。我当时也参加了督查队,专门负责情况报导皆摄影。作为公务员一般都羞于谈加班费,而且似乎对加班加点习于为常。“短”局长注意到这一情况后,对督查队网开一面,特别批准督查队可以发放加班费,虽然只是区区几十元加班费,但却极大地温暖了大家的心。

    “短”局长另一个“德政”是在他任上首推的集体吃年夜饭活动,以前几任局长在过年时至多开个全局性年终总结表彰大会。而这位局长却提议在过年前,召集全局人员在局大会议室集体吃年夜饭,局领导届时给大家敬酒,以此感谢大家一年来的辛勤工作。我记得当时是按科所就餐,采用自助餐形式,虽然简单然后而却十分温馨,全局人难得聚在一起,场面很是热闹,局领导给大家敬酒,大家纷纷给领导敬酒,干群关系十分和谐。自此以后,在我们局形成了一个惯侧,过年前全局干部总要聚在一起吃顿年夜饭,形式越来越丰富、档次越来越高、奖品越来越高档、邀请的领导级别也越来越高,今年的年夜饭,连区长和市局的局长也应邀参加。这里面有“短”局长的一份功劳。

脾气古怪的女局长


    笫三任局长是个女的,按说一个男生给女局长当秘书比给男性局长当秘书好当,所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然而这个女局长却与众不同,做出的事说出的话都让人难以理解。有—次我们办公室到嵊泗去度假,局长也一同去,早上我们在街上看到一家出售点心的饮食店,她提出“尝尝嵊泗的大饼油条。”于是,我们十几个人纷纷找座位坐下,内勤便去买早点,局长就问旁边的吃客“你们这里早点什么价?”食客就照实回答,当内勤买了牌子回来,局长问了价格后知道老板每客点心多收我们一角钱时勃然大怒说“不吃了,竟敢宰阿拉上海人!”当即起身往外走,这一来我们只能随着她一起往外走,只苦了内勤,陪着笑脸说了不少好话才把单给退了。为了区区一角钱就不吃当地的早点,也未免太小家子气了吧。

    凡当过秘书的都知道这—点:即领导不走你就不能下班。所以,当时我只有上班时间而没有下班时间,局长什么时候走了,你才能下班。一次我因家中有事,下班后去问她“局长,今天还有什么事吗?”她想了一下回答“没什么事了,你回去吧。”于是我往家赶,已经进小区门了,腰间的BB机响了,上面显示“有急事找,速回局。”是局长打来的,因当时没有手机,我也不敢问什么,马上打的回局,一口气奔进局长办公室“局长,什么事?”“噢,你来了,帮我找份文件,我要带回去看。”天哪!文件就在她办公桌上,我下午就送到了她办公室,当时她亲手接了过去随手放在办公桌上的,只要翻—下办公桌就能看到的,可偏偏把我叫来给她找。这举手之劳便可搞定的事,却偏偏把我叫来给她找,真让我哭笑不得。

难以应付的瘦局长


    笫四任局长原是市局一个处的副处长,人相当瘦,原来是笫一副局长,女局长退居二线后,他顺利成章成了分局一把手。这个局长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常节俭二是好胜心强。有一次分局招待兄弟部门,由高科长点菜,待买单时局长一看要千元以上,当即板下脸来“怎么这么贵?”自此以后局长让我来点菜,有了高科长的前车之鉴,我点菜尽挑菜单上便宜的点,而且必点扬州干丝、家常豆腐之类菜,每桌连同酒水不超过500元,为此不少科所长私下调侃我“你怎么老请大家吃豆腐饭?”对此我只能朝大家眨眨眼睛。

    由于局长是从市局下来的,非常注重市局对分局的看法和评价,当时市局有一份内部刊物《每周工商信息》专门刊登各个分局上周工作动态,为此他要求我每期都要有本局信息登上去,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质难度很大,因为市局要求登上去的信息是各个分局独创的做法或对其他分局有借鉴和推广作用的经验介绍,而一个分局不可能每周都有新招出台,每项工作都能出彩,但局长不管这些,反正每周要看到本分局的名字出现在刊物上,要是连续两周不见本局信息,就要找我去问原因“你上个星期在干些什么,为什么市局专刊不见本局信息?”。为此,逼得我每天都在绞尽脑汁挖掘分局工作中的亮点和出彩处,平均一周要向市局上报3一4篇信息,从数量上让编辑感动,从而采用我写的信息,因此给他当秘书实在是吃力。

沉默寡言的“闷”局长


    笫五任局长是从郊区局平调到我局的,说其“闷”是指他话不多,有时候连续三四天甚至一星都不来找我们秘书。 “闷”局长言语不多,除了工作上的事很少与我交流,因此虽然给他当了几年秘书,对他的情况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崇明人,曾当过兵,女儿在新西兰留学。正由于他话不多,因此我很难揣摩他的有些什么想法。
这位“闷”局长虽然话不多,但有时说出来的话却一呜惊人。记得一次市局检查组来分局调查财务支出情况,他公开在大会上说“谁敢向调查组胡言乱语,我就整死他!”此言一出让大家禁如寒蝉,自此后,大家均说话小心,怕一言不慎给自己招来麻烦。

    有件事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在新民晚报上发了篇稿件,内容是揭露一些不法商贩用价格低廉且含有毒素的陈化粮做年糕,以提醒市民在购买年糕时注意识别。文章刊出后虽然读者很欢迎,但粮食主管部门的某些人不高兴了,觉得文章的背后在批评他们监管不力,找到我的上级部门告状,说我没有组织观念,对这么重大的问题没有预先请求得到组织批准就擅自对外公布了。事情转到了“闷”局长那儿,他找我去问了一下情况后,也没说什么,只是关照了一句“以后不要再报导这些东西了。”我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谁知到了月底发奖金时却发现被扣了900元奖金,主任告诉我这是“闷”局长亲自关照的,而事先我一点风声也没得到,我真是胸闷。
说起来我的秘书生涯也是在“闷”局长手里终结的,到了2004年下半年,人事科长找我说“你秘书工作干了不少年了,这次能不能轮轮岗?”“好啊!”我一口答应了,因为我知道人事科长是不会擅自调动我这个秘书的,肯定是“闷”局长的主意。

    从秘书岗位下来后,我就到了工商所,一切从头开始。但我十分感谢16年秘书生涯的历练,不仅丰富了我的人生经历,而且练就了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些年来我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了2000余篇文章,获得了几十种奖励,凭得就是十几年秘书工作的磨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