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绝对收益率、理论收益率和真实收益率
(2014-02-21 19:54:51)
标签:
确定性绝对收益率理论收益率股票 |
分类: 投资备忘录 |
我们任何时候投资于一个项目,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回报,即收益率。
除了固定回报投资(通常收益率都很低),一般的投资收益率都是不确定的,如果再加上一些人为的不确定性(例如二级市场的自由交易),收益率更是变得扑朔迷离,就像电子一样,神出鬼没,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的观察结果它会出现在哪里。于是当人们觉得自己似乎无法把控投资的结果时,这在客观上增加了此类投资的投机性,进一步则演变为赌博,而赌博赢钱的人说话总会大声些,输家则总是悄然而退,从而给其他本分的投资者形成一个假象,觉得这种赌博赢钱的人似乎较多些,进一步增加了投机的氛围,进而增大了这部分人群,最后的结果就是7:2:1。
扯远了,今天主要说说这个投资收益率,它真的是不可琢磨,无法确定的吗?答案当然是否,不然咱们这些投资者不如提着皮箱直接开赴澳门还来得直接爽快些,还投什么资呢。
要说确定呢,也不能完全那么说,此确定非彼确定,确定的是总体,不确定的是个体,当个体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量变引起质变,于是个体也确定了。很绕吧,确实很绕,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本质却很简单,只是我嘴笨。
比如扔硬币,假设扔正面赢三元,扔反面输一元。当扔一次,其收益是不确定的,因为我不知道这次投资会赢3元还是输1元。但如果扔10次,我们知道基本上很可能可以获利8~12元,这已经有一点质变了,已经有了一定的确定性了。进一步,如果我们扔了100次,我们完全可以宣称我们已经获得了确定性,因为我们知道获利70元是铁板钉钉的,获利80元算运气很差的,获利90元算是人品一般的,获利100元是非常正常的,获利110元也是完全有可能的,获利120元那是烧了高香的,获利130元感觉是不可能的。不能获利70元的难度比从恐龙蛋化石孵出恐龙还要难一点(具体的说其概率大概是十亿七千三百七十万一千八百二十四分之一,原谅我为了让这个数显得更有说服力一些用了这么长的中文数字,另外这个数字您也别太认真,我就那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就对了,反正很小就是了),所以就算俺这样严谨谦虚、人品超级好、长得超级帅的人(此处省去一万字)也可以宣称这种可能忽略不计了。
你看,确定性就是这么来的,不容易吧,难怪大家都去直接爽快了,这tm哪是人玩的。再一次,其实是很简单,只是我解释得不着调。
我就基于这个数据对收益率尝试一个简单的说法。
简单的说,有三种收益率是我们可以研究讨论并具有“确定性”的,它们就是绝对收益率、理论收益率和真实收益率,但他们的确定性需要量变的量是不同的,越往后需要的量越大,即绝对收益率需要的量最小,真实收益率需要的量最大。
绝对收益率:他排除了人为的不确定性,即不受二级市场交易影响的收益率,所以他的确定性需要的量是最少的,他只决定于经营业绩,就好像那个70元的收益。他的值=分红+分红的增长率(此处分红指广义的分红,包括一切现金收入,当然也就包括最后一次性清算收入)。
理论收益率:理论收益率实际是一个比绝对收益率更值得参考的收益率,他是基于公平公正所有交易者都理性的前提下提出的,交易会对他造成影响,但正常情况下影响又很小,就像那个100元,他需要的量比绝对收益率要大一点,但完全在可操作范围内。他决定于绝对收益率和社会平均回报。假设绝对收益率记为R,社会平均回报记为r,理论周期记为N,他的值大约是R+((1+R)^N/(1+r)^N)^(1/N)-1。也就是当绝对收益率大于社会平均回报,理论收益率大于绝对收益率,反之,理论收益率小于绝对收益率。
真实收益率:这个收益率就是投资者最终了结确定下来的收益率,他影响的条件更多,所以需要的量就更大才有确定性,他决定于理论收益率和人类群体思维。他的值大约在理论收益率和理论收益率*2之间。
对这三种收益率举个例子,假设某项投资期红利收益为5%,其红利增长率为10%,那么其绝对收益率为15%;
假设社会平均回报为7%,假设有效理论周期为10年,那么其理论收益率为22%;
而其真实收益率则在22%~44%之间。
如果前提一致,当一定量这样的投资发生时,以上这些数据就会变得确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