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小宫门到大宫门,全程行走十三陵

(2013-03-15 15:57:43)
标签:

小宫门

十三陵

天寿山

总神道

大宫门

分类: 漫步北京

http://s2/mw690/819bbecft7bfe9a398181&690    从沙河坐昌53路公共汽车,将近9点到了小宫门村,从这开始了此次行程。小宫门明代成村,村东北曾有进入西部各陵的红色侧门,且规模小于南面正门故称小宫门,因门得名。

 

http://s6/mw690/819bbecftd7f2097d6155&690    走小宫门村往北的一条小路,不远处路左有一溜三座墓碑,那是一座陪葬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保留的还算比较完好。

 

http://s4/mw690/819bbecftd7f20bd27183&690    从王承恩墓再往北就是思陵。思陵地处十三陵陵区西南隅的鹿马山南麓,是明朝最后一位晃帝崇祯帝朱由检及皇后周氏、皇贵妃田氏的合葬陵墓。这里原只是田贵妃的陵墓,清朝入主中原后,将崇祯皇帝葬在这里,更名为“思陵”,从大门看确实是少了些皇家气派。

 

http://s5/mw690/819bbecftd7f20e60b6b4&690    从思陵到昭陵路比较远,约有四公里。明昭陵地处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朱载垕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是目前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没有买票,也只能隔着检票口的栅栏拍上一张碑亭的照片。

 

http://s1/mw690/819bbecftd7f2108d6da0&690    离开昭陵循大路直奔定陵,比走小路绕了点弯。定陵是明代第十三位皇帝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墓,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

 

http://s5/mw690/819bbecftd7f2137ef4f4&690    从定陵到康陵,路也比较长,大约也是四公里。康陵位于天寿山陵区莲花山东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武宗朱厚照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墓。

 

http://s3/mw690/819bbecftd7f23ebb0e02&690
    从康陵到泰陵经过了碓石口村,碓石口的村口有座碓石口桥,这是此行的最北端。桥头连接着石梨路,从昌平开往碓臼峪风景区的昌55路公共汽车就从这条路通过。去泰陵就在这开始转弯向南走。

 

http://s14/mw690/819bbecftd7f2185092ad&690    在康陵与泰陵之间路过一个地质调查局的党校,挂着“欢迎您回家”的横幅,和小沈阳二人转中的台词“我到家了”真有一拼。

 

http://s3/mw690/819bbecft7bfe9c52cf52&690    从碓石口往南走大路,上一个小坡,就到了泰陵。泰陵位于笔架山东南麓,这里又称“施家台”,或“史家山”,是明朝第九帝孝宗敬皇帝朱祐樘及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

 

http://s4/mw690/819bbecftd7f21d847ea3&690    沿大路再往南行,茂陵比较靠近大路,位于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

 

http://s13/mw690/819bbecftd7f220432abc&690    大路又绕过一座小山就是裕陵,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http://s10/mw690/819bbecft7bfe9d20dbe9&690    去庆陵想超个近路,很是失算,先是爬坡又是翻越壕沟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七扭八拐还多走了不少路才到了庆陵。庆陵位于黄山寺二岭南麓,是明朝第十四帝光宗贞皇帝朱常洛和皇后郭氏、王氏、刘氏的合葬陵寝。

 

http://s2/mw690/819bbecft7bfe9d5db901&690    从庆陵到献陵只用了几分钟,献陵是明朝第四帝仁宗昭皇帝朱高炽和皇后张氏的陵寝。仁宗临终曾遗诏,山陵制度务从俭约。宣宗朱瞻基即位后,遵照仁宗遗诏营建献陵。

 

http://s12/mw690/819bbecftd7f227fa33ab&690    十几分钟就到了长陵,长陵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它有最长的神道,最大的碑亭和碑,最大的享殿和宝城。“有先有明长陵才有十三陵”之说。长陵棱恩殿中金丝楠木柱子是举世闻名的,我还是在七十年代初参观过一次。

 

http://s7/mw690/819bbecftd7f22a73ba16&690    景陵紧邻长陵村的北侧,从长陵村牌坊下穿过就到了景陵。景陵是明朝第五帝宣宗章皇帝朱瞻基与皇后孙氏的合葬陵寝,嘉靖年间在陵前增建了神功圣德碑亭。

 

http://s5/mw690/819bbecftd7f22c6f3074&690    从景陵继续往南,永陵位于长陵东南阳翠岭下。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世宗朱厚熜(cōng)及陈氏、方氏、杜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其规模虽不及长陵,但构造精美细致,建筑手段非常独特。


http://s3/mw690/819bbecftd7f258699b22&690
    从永陵折向东,德陵位于潭峪岭西麓,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和皇后张氏的合葬陵寝。德陵较小,前面地势宽阔,稍远处观望起来,桥、碑、门、楼进入眼底。

 

http://s13/mw690/819bbecftd7f25a76623c&690    从德陵出来再度向南,去往十三陵的总神道,路过了七孔桥。七孔桥位于昌赤)路昌平胡庄东,本为明代石拱桥,1953年被毁, 1958年在原桥址按原样重建,重建的七孔桥上部结构为石拱,下部结构为石墩台,桥面两侧有汉白玉石雕琢的云头和龙的望柱及栏板。

 

http://s3/mw690/819bbecftd7f25cc36e12&690    从德陵到总神道的棂星门约有5公里。棂星门又叫龙凤门,是总神道的北端,由四根石柱构成三个门洞,门柱类似华表,柱上有云板、异兽,在三个门额枋上的中央部分,还分别饰有一颗石雕火珠,因而该门又称“火焰牌坊”。

 

http://s11/mw690/819bbecftd7f25fbfa37a&690    从棂星门到碑亭北的两根六角形的石柱止的千米神道两旁,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造型生动,雕刻精细。

 

http://s3/mw690/819bbecftd7f262d76ca2&690    碑亭四隅立有4根白石华表,其顶部均蹲有一只异兽,名为望天吼。

 

http://s1/mw690/819bbecftd7f265203db0&690    碑亭中驮碑的龙首龟趺,因为常被游客抚摸,硕大的龙首光滑明亮。

 

http://s8/mw690/819bbecftd7f28a3fca67&690碑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歇山重檐、四出翘角的高大方形亭楼。

http://s6/mw690/819bbecftd7f28c126295&690
大宫门坐落于陵区的最南面,门分三洞,又名大红门,为陵园的正门。至此算是走完了十三陵的全程。并且是走出十三陵,而不是走进,这也许很重要。

 

http://s6/mw690/819bbecft7bfea41c68d5&690    大宫门再往南一些就是大宫门公共汽车站,在这就可以乘坐314、872、昌32、昌67、昌53等车打道回府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