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路径研究开题报告

(2020-05-06 12:15:34)

海门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

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路径研究开题报告

主持人: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蔡欢欢

一、 研究缘由

自从2014年北京市语文高考采用了微写作以后,微写作教学也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学生而言,微写作做到了言简意赅文短内丰,目标明确,但是缺少对文意的深究;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中只是将微写作当作片段写作,而忽视了微写作的完整性。学生将微写作和大作文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创作,教师把微写作和大作文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指导,课堂中缺少将微写作过渡到大作文的衔接教学,到目前为止,对于两者的衔接教学尚没有一个系统和完整的研究。

二、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及研究价值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令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入公众的视野,与之衍生的“微写作”引起了大家的追捧。北京率先将“微写作”纳入语文高考中,微写作教学也因此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虽然微写作因微博兴起,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是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更为重要的是写作教学存在模式化、低效率的问题。所以,微写作的出现为语文写作教学领域注入一股清泉。微写作的产生广泛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当然也影响了我们的语文写作教学。

浙江省慈溪市教研员沈建军老师的著作《微型写作课程实践研究》一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当下的写作教学和课程研究。沈老师在实践中意识到,从微观层面构建写作课程,指导学生开展“微写作”,是一条易于操作、易见成效的可行之路。作者从课程的角度分析微型写作课的相关要素,提出写作教学的相关策略和五条路径。但是对于微写作和大作文之间的衔接研究还是有所欠缺,本课题的研究是将微写作和大作文通过一定的路径相互衔接起来,让学生将微写作的兴趣延展到写作文上来,积累书写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写作信心,享受书写的乐趣。对于教师来说,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指导学生进行创作之外,还要有更专业的写作知识储备来驾驭课堂,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真正实现让学生学有所得,写有所得。

三、 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 主要观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发微写作课程,通过随文微写作和系统的单元片段写作训练,为大作文的创作奠定基础。微写作与大作文是一脉相承的,虽然两者之间存在区别,但是更多的是共通之处。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抒发的真情实感,有相同的完整结构,有相同的写作方法,有相同的主题思想,这些都可以成为微写作和大作文并轨的切入点。

2、 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不断研究微写作和大作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寻找到两者的衔接过渡的路径,从细碎点到谋篇布局,从单一到丰富,从内容明确到立意深刻,从片段到完整文章,从微写作到大作文,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四、 研究目标、内容及重点

1、 研究目标

1)通过初中阶段微写作与大作文的衔接路径研究,找到微写作与大作文之间连接、过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2)通过初中阶段微写作与大作文的衔接路径研究,找到微写作与大作文之间连接、过渡的方法,形成有效的、系统的写作方面的指导,为教师的作文教学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2、研究内容

1)当下农村初中语文写作的现状调查研究。

包括:农村初中学生的微写作与大作文现状调查与研究。

2)农村初中语文微写作和大作文的指导研究。

包括:分析教材中片段写作和单元写作中的教学重点;建立每册教材的写作指导知识体系。

3)微写作和大作文之间的关系研究。

包括:分析教材中随堂写作与单元写作从内容、方法、主题等方面的联系。

4)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方法的研究。

包括:探讨微写作在积累素材、语言表达、写作技巧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的方法;将微写作扩写长文训练研究。

3、研究重点

1)探索微写作与大作文之间衔接的方法。

2)形成系统的微写作到大作文的写作指导模式。

五、研究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了解学生微写作与大作文写作现状;

分析比较微写作与大作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细化微写作与大作文之间的衔接点;

4)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

2、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20.4-2020.5)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起草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2020.6-2021.1)

根据实施方案进行研究,积累资料并分析整理,具体实施课题研究,撰写论文。

结题阶段(2021.2-2020.4)

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形成案例,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3、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分析有关资料文献,学习理论知识。

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初一至初三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归纳总结法: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总结反思,及时调整,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五、 研究内容分工与落实

1、根据本课题研究内容,暂定5个子课题项目

序号

研究内容

子课题组长

1

农村初中语文写作的现状调查研究

张韦建

2

农村初中语文微写作和大作文的指导研究

张武安

3

微写作和大作文之间的关系研究

张惠琴

4

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方法的研究

张玉娟

5

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教学的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

花玉娟

2、 研究人员分工

姓名

所在单位

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课题组中的分工

蔡欢欢

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中学一级

初中语文教学

总体把握课题研究

花玉娟

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中学一级

初中语文教学

实践研究

张惠琴

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中学一级

初中语文教学

实践研究

张玉娟

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中学一级

初中语文教学

实践研究

张武安

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中学一级

初中语文教学

实践研究

张韦建

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中学一级

初中语文教学

实践研究

3、 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初一学生写作水平调查

调查报告

2020.7

初中语文微写作及大作文教学研究文献

资料汇编

2020.9

初中微写作到大作文教学相关案例

案例视频

2020.12

农村初中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路径相关论文

论文

2021.3

农村初中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路径研究

结题报告

2020.12

六、可行性分析

课题核心组成员中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十三五”课题的核心成员及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课题核心组成员,还有主持过海门微课题。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省、市级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乡村教师专项重点资助课题“农村初中语文微写作实践研究的探索过程中,发表过关于“微写作”相关的论文,公众号上推送过学生的不同主题内容的微写作而进一步研究的。

健全研究制度,定时、定点进行讨论研究,形成较浓的教科研氛围。在语文组的组织下分工明确,相互协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