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路径研究开题报告
(2020-05-06 12:15:34)海门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
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路径研究开题报告
主持人: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一、
自从2014年北京市语文高考采用了微写作以后,微写作教学也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对于学生而言,微写作做到了言简意赅,文短内丰,目标明确,但是缺少对文意的深究;对于教师而言,在教学中只是将微写作当作片段写作,而忽视了微写作的完整性。学生将微写作和大作文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创作,教师把微写作和大作文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指导,课堂中缺少将微写作过渡到大作文的衔接教学,到目前为止,对于两者的衔接教学尚没有一个系统和完整的研究。
二、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令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进入公众的视野,与之衍生的“微写作”引起了大家的追捧。北京率先将“微写作”纳入语文高考中,微写作教学也因此受到语文教师的关注和重视。 虽然微写作因微博兴起,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是语文写作教学改革的必然之举,更为重要的是写作教学存在模式化、低效率的问题。所以,微写作的出现为语文写作教学领域注入一股清泉。微写作的产生广泛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学习,当然也影响了我们的语文写作教学。
浙江省慈溪市教研员沈建军老师的著作《微型写作课程实践研究》一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当下的写作教学和课程研究。沈老师在实践中意识到,从微观层面构建写作课程,指导学生开展“微写作”,是一条易于操作、易见成效的可行之路。作者从课程的角度分析微型写作课的相关要素,提出写作教学的相关策略和五条路径。但是对于微写作和大作文之间的衔接研究还是有所欠缺,本课题的研究是将微写作和大作文通过一定的路径相互衔接起来,让学生将微写作的兴趣延展到写作文上来,积累书写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增强写作信心,享受书写的乐趣。对于教师来说,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指导学生进行创作之外,还要有更专业的写作知识储备来驾驭课堂,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真正实现让学生学有所得,写有所得。
三、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开发微写作课程,通过随文微写作和系统的单元片段写作训练,为大作文的创作奠定基础。微写作与大作文是一脉相承的,虽然两者之间存在区别,但是更多的是共通之处。都是贴近学生的生活,抒发的真情实感,有相同的完整结构,有相同的写作方法,有相同的主题思想,这些都可以成为微写作和大作文并轨的切入点。
2、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不断研究微写作和大作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寻找到两者的衔接过渡的路径,从细碎点到谋篇布局,从单一到丰富,从内容明确到立意深刻,从片段到完整文章,从微写作到大作文,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四、
1、
(1)通过初中阶段微写作与大作文的衔接路径研究,找到微写作与大作文之间连接、过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2)通过初中阶段微写作与大作文的衔接路径研究,找到微写作与大作文之间连接、过渡的方法,形成有效的、系统的写作方面的指导,为教师的作文教学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2、研究内容
(1)当下农村初中语文写作的现状调查研究。
包括:农村初中学生的微写作与大作文现状调查与研究。
(2)农村初中语文微写作和大作文的指导研究。
包括:分析教材中片段写作和单元写作中的教学重点;建立每册教材的写作指导知识体系。
(3)微写作和大作文之间的关系研究。
包括:分析教材中随堂写作与单元写作从内容、方法、主题等方面的联系。
(4)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方法的研究。
包括:探讨微写作在积累素材、语言表达、写作技巧等方面的作用;研究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的方法;将微写作扩写长文训练研究。
3、研究重点
(1)探索微写作与大作文之间衔接的方法。
(2)形成系统的微写作到大作文的写作指导模式。
五、研究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了解学生微写作与大作文写作现状;
分析比较微写作与大作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细化微写作与大作文之间的衔接点;
(4)形成系统的教学模式。
2、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20.4-2020.5)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申报工作,起草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方案。
实施阶段(2020.6-2021.1)
根据实施方案进行研究,积累资料并分析整理,具体实施课题研究,撰写论文。
结题阶段(2021.2-2020.4)
对本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成果进行系统分析,形成案例,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3、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分析有关资料文献,学习理论知识。
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比分析初一至初三学生的写作水平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归纳总结法: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总结反思,及时调整,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五、
1、根据本课题研究内容,暂定5个子课题项目
序号 |
研究内容 |
子课题组长 |
1 |
农村初中语文写作的现状调查研究 |
张韦建 |
2 |
农村初中语文微写作和大作文的指导研究 |
张武安 |
3 |
微写作和大作文之间的关系研究 |
张惠琴 |
4 |
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方法的研究 |
张玉娟 |
5 |
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教学的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 |
花玉娟 |
2、
姓名 |
所在单位 |
技术职务 |
研究专长 |
课题组中的分工 |
蔡欢欢 |
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
中学一级 |
初中语文教学 |
总体把握课题研究 |
花玉娟 |
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
中学一级 |
初中语文教学 |
实践研究 |
张惠琴 |
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
中学一级 |
初中语文教学 |
实践研究 |
张玉娟 |
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
中学一级 |
初中语文教学 |
实践研究 |
张武安 |
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
中学一级 |
初中语文教学 |
实践研究 |
张韦建 |
海门市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 |
中学一级 |
初中语文教学 |
实践研究 |
3、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完成时间 |
初一学生写作水平调查 |
调查报告 |
2020.7 |
初中语文微写作及大作文教学研究文献 |
资料汇编 |
2020.9 |
初中微写作到大作文教学相关案例 |
案例视频 |
2020.12 |
农村初中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路径相关论文 |
论文 |
2021.3 |
农村初中微写作与大作文衔接路径研究 |
结题报告 |
2020.12 |
六、可行性分析
课题核心组成员中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十三五”课题的核心成员及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课题核心组成员,还有主持过海门微课题。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省、市级杂志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本课题的研究基于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乡村教师专项重点资助课题“农村初中语文微写作实践研究的探索过程中,发表过关于“微写作”相关的论文,公众号上推送过学生的不同主题内容的微写作而进一步研究的。
健全研究制度,定时、定点进行讨论研究,形成较浓的教科研氛围。在语文组的组织下分工明确,相互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