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利代理人考试经验-一个月过法律,两周通过实务

(2016-12-06 21:28:28)
工科背景,分数:107,82,101 总分290

法律部分(一个月时间,每天保证8小时,总共200小时备考时间足够通过):
      如果只是想通过考试,只要把两本专利代理人考试应试宝典看完并做清楚就行了。如果想认真点学习一下,就是看两遍审查指南(注意考试重点章节,出考点的内容)及专利法和实施细则,然后做杨立真题(按考点分类的题),最后在做代理人考试历年真题,真题需要做两遍以上才有印象,哪里错了,注意在审查指南及专利法和实施细则中找答案。
      其实我个人没有用专利法律知识应试宝典,只是用相关法律的应试宝典,但是我觉得相关法写的有的放矢,看完做完就能80分。当然,要知道专利代理人考试相关法就是蜻蜓点水,不难,不容易错,而专利法考的非常细,包括时间和程序上的,所以一定要认真做每一个考点。
    杨立真题的实务部分非常详细,基本可以整理出答题的模板,非常实用。还有就是历年考试的真题,注意06,08,10年的评分标准,知道哪些点写上就能得分。
   技巧:
 1 .绝对不要完全看懂技术,就是大概看看,2015年看技术,你看半天还是高不懂啥情况,直接套模板,套这些解题技巧,如果撰写权利要求,有三个实施例,一般要分案。
 2. 分析已有的权利要求,一般权利1都是没有新颖性,然后需要修改权利要求,一般就是从权的合并或者从权的权利方案的删除与合并。
 3. 然后就是分析其他权利要求是否得到说明书支持,是否引用主题错误,是否保护范围不清楚,是否缺乏必要技术特征,是否应用主题错误,是否是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保护客体。一般除了新颖性创造性就是这几个问题了,一个个往上套,这些问题分布在每年的真题里,你需要一一找出来,考试时也照葫芦画瓢就行了。这些问题在2016年的实务卷子上考的比较集中。
  4. 分析证据,注意专利文件的时间,经常考抵触申请,答题时要指出哪篇是抵触申请,不能评价创造性只能评价新颖性。注意抵触申请的定义,2015年实务考试中一个专利文件确实是申请在先,公布在后,但由于不是同样的发明创造,所以不构成抵触申请。
5. 这些法条熟练背诵,考试是直接写到卷子上:必须熟练背诵的A2/A22.2/A22.3/A22.4/A26.3充分公开的法条/A26.4保护范围不清楚,得不到说明书支持等的法条/R20.2缺必要技术特征的法条/R22引用主题错误的法条熟练了解的A31.1单一性/A33修改不超范围/A9及R41/A25非专利客体/A29优先权/R42分案申请/A45无效宣告/R65/A5(专利法用A表示,A22.2表示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专利法实施细则用R表示。)
6.新颖性单独对比,创造性结合对比。 
7.解题过程中,时时注意写。。。技术领域,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取得的技术效果、技术特征(特别是创造性论述)
7.模板是必备的, (1)有新颖性的模板:对比文件1没有公开权利要求1中。。。。技术特征,因此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与涉案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实质不同,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具备新颖性。
(2)无新颖性的模板:权利要求1涉及一种。。。,对比文件公开了一种。。。,并具体公开了。。,即公开了权利要求1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全部技术特征,且二者的技术领域、技术方案、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取得的技术效果相同,因此权利要求1不具备新颖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
(3)创造性模板:
(1)①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对比文件1、2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相同,但由于对比文件1与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更为接近,所公开的技术特征也更多,因此对比文件1是本发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②确定区别技术特征和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与最接近现有技术对比文件1相比,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方案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对比文件1相比,其区别技术特征是XX,该区别技术特征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XX。
③确定是否存在技术启示
无启示模板:对比文件1中既没有公开上述区别技术特征也没有给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启示,而对比文件2中同样也没有公开上述区别技术特征,没有给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启示。并且这样的技术特征也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用来解决技术问题的公知常识,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现有技术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结合起来,也不能得到将此区别技术特征用来解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启示。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由对比文件1.2及公知常识,没有动机将这些现有技术结合起来得到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因此该权利要求相对上述两项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具有非显而易见性,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由于采用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XX的技术问题,因此该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也具有显著的进步。
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上述两项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具有《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有启示模板:对比文件2公开了。。因此上述区别技术特征被对比文件2公开,且该技术特征在该对比文件2中所起的作用与在本申请中所起的作用相同,也是。。。,可见对比文件2给出了将上述区别技术特征应用于对比文件1中以解决其技术问题的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动机将这些现有技术结合起来,得到权利要求1的技术方案,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的结合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不具有《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4)有单一性模板:两个独立权利要求中都含。。这一相同的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特定技术特征,技术上相互关联,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具有单一性。(有时加上这句:以分案申请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优于以从属权利要求的方式进行保护)
(5)无单一性模板: .第一份独立权利要求1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技术特征是。。。第二份独立权利要求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技术特征是。。。 
两份独立权利要求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技术特征并不相同,彼此在技术上也无相互关联,因此两份独立权利要求之间不存在相同或者相应的特定的技术特征,不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彼此之间不具有单一性,因此应当分别作为两件专利申请提出。
(6)关于分案申请: 第一份权利要求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第二份权利要求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针对第一个技术问题,能解决该技术问题的特定技术特征是。。。
针对第二个技术问题,能解决技术问题的特定技术特征是。。
该两个权利要求不具有相同或者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彼此在技术上也无相互关联,因此两份独立权利要求之间不存在相同或者相应的特定的技术特征,不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彼此之间不具有单一性,因此应当分别作为两件专利申请提出。
(7)关于缺少必要技术特征:本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其在说明书第X段第X行所述。。,但该技术问题必须依赖于。。技术特征,但权利要求1缺乏该技术特征,因此权利要求1不能解决该技术问题,故权利要求1缺少必要技术特征,不符合专利实施细则第20条第2款的规定。
  还有答复OA,答复无效,提无效,给予建议的模板(开头客套话,然后是证据及分析,然后是修改说明、无效理由等,最后是综上所述,符合或者不符合专利法及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规定),都可以从历年整体提取出来。
      做好这些准备,考试上100分没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