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御柴窑孔雀蓝绿釉及五秘色瓷器集展

从经教中获悉公元前327年,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大帝率军队越过兴都库什山侵入西印度,所到之处建立了据点。亚历山大试图征服恒河平原,取道坦叉始罗和拉瓦尔品第,向南部和东部推进,遭到当地力量的抵抗。当时恒河平原最强大的势力是摩揭陀国,处在难陀王的统治之下。http://s2/mw690/81969dd3gx6BwmMR0hb41&690
大约在公元前317年,该国一名出身刹帝利贵族、叫旃陀罗笈多的青年,在他的足智多谋的顾问考底利耶的协助下,率军击败了西北印度的马其顿人的部队,并宣布了印度的自由。之后他进抵摩揭陀国的首都华氏城,推翻了难陀王的统治,掌握了政权,建立了孔雀王朝。他又吞并周边若干邻国,建立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大帝国。
到了旃陀罗笈多的孙子阿育王时代,孔雀王朝达到鼎盛。他即位8年后,征服了东南海岸的羯陵伽国,此时帝国的版图几乎包括除泰米尔地区的整个印度和阿富汗的相当大一部分。http://s8/mw690/81969dd3gx6BwnIM1gze7&690
在主干道的交叉点附近,设立国家粮仓和仓库,供紧急时候使用。此外,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帝国还在各地修建了运河和蓄水池,建立了较完善的灌溉体系。
为了向民众贯彻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所统治范围内各地树起许多石柱,刻上诏文,表明自己的决心,希望获得人民的支持。这些诏文是用多种文字写成的,被称为“阿育王诏敕”。在西北印度、阿富汗以及东南海岸各地都有发现。有的诏文是刻在磨平的崖岩上的。
http://s1/mw690/81969dd3gx6BwnbRMn600&690
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大力提倡和保护佛教,社会上流传着他与佛教的一些故事。据说,在他当君王的早期,用暴力和酷刑治理国家。在首都华氏城北部有一个监狱,人们称它为“阿育王监狱”。在监狱里,使用各种刑具严刑拷打犯人。国王曾下令,任何人只要进了这座监狱,就别想活着出去。http://s14/mw690/81969dd3gx6Bwmo5m5nbd&690
一天,一位佛教的圣者毫无原因地被关了进去,狱吏将他投入热水锅里,水竟无法烧沸。狱吏将此事报告给阿育王,他感到很奇怪,便对佛教开始感兴趣。后来他下令取消了那座监狱,并修正刑法,对犯人从宽发落。这时,他的军队恰好平息了羯陵伽地区的叛乱,杀戳了成千上万的叛乱者,并俘虏了许多人。http://s12/mw690/81969dd3gx6Bwmc8Jzt8b&690
阿育王良心受到责备,产生了悔恨和悲悯之情。他下令将所有俘虏释放,并发布了一封表示忏悔的文书,之后穿上僧袍,皈依了佛教。他下令禁止打猎,并亲自食素,献身于实施“大法”(道德与虔诚)统治。这导致了孔雀王朝内外政策的重大变化。阿育王放弃了以屠杀和放逐人民为手段的军事征服,释放了战争俘虏,对民众采用“虔诚感化”的政策。
http://s8/mw690/81969dd3gx6BwjmmNUP57&690
同印度许多传说一样,这个故事很难说到底有多少真实成分。它很可能是佛教徙为宣传佛教的威力而编造出来的。不过,阿育王推崇佛教,倒是可由他发布的多个诏敕来证明。在这些诏敕里,他赞扬佛教,劝告人们皈依佛教,并将佛教精神体现到日常生活中。他明令禁止滥杀动物,并设立人与动物医院,向穷人施舍。
http://s1/mw690/81969dd3gx6Bwm33Tbi70&690
他还在印度各地兴建佛寺、佛塔,亲自巡拜。佛教徙称他为“转轮圣王”。他虽是热心的佛教徙,但也不排斥其他宗教。耆那教、婆罗门教等也受到同样的保护。他的仁慈的统治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结果。由于他的善德善行,印度人民至今还怀念这位国王。http://s4/mw690/81969dd3gx6BwjCyHXt83&690
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佛涅磐,“从自心中出三昧真火,烧其无量功德积聚之身,七日乃尽。留下八斛四斗晶莹光泽坚固不坏的舍利。佛涅槃后百年,古印度阿育王取其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造了八万四千座宝塔,每座塔中均藏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会羽飞息”护送遍安于天下“八吉祥六殊胜地”,其中,有十几座阿育王塔分布在中国。
西晋太康三年(282年),僧人刘萨诃(法名慧达)决心寻找宝塔,当他由北而南走遍山泽,来到宁波,忽闻地下有铮铮钟声,便诚心祈祷膜拜,诵经念佛,三天三夜后,从地里涌出眩人心目的小宝塔,塔四方五层,高约尺四,方广七寸,内悬宝磬,中缀舍利。这就是阿育王所造的那八万四千座舍利塔之一。慧达寻得宝塔后,即就地修持行道,结茅供养,这就是阿育王寺的由来。
http://s5/mw690/81969dd3gx6BwkxtRVW04&690
阿育王寺是江南名寺,有东南佛国之称。创建于西晋太康三年(282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相传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君主阿育王(公元前2世纪),在前半生“黑阿育王”时代,为争夺王位和统一印度的战争中杀戮过重,几乎成为一个暴君,但阿育王最终翻然悔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http://s14/mw690/81969dd3gx6BwlKxpznad&690
于是停止武力扩张,宣布他将不再主动发动战争,即使不得已的战争也将尽量减少伤亡。并在全国努力推广佛教,终于促成了这一世界性宗教的繁荣。使自己的后半生成为“白阿育王”时代。最终成为佛教的“护法名王”。
http://s12/mw690/81969dd3gx6BwkmBFX52b&690
阿育王在波吒利费城举行了佛教史上规模最大的第三次结集,编纂整理经、律、论三藏经典,并派遣僧侣四方传播佛教,使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他还取出王舍城大宝塔阿阇世王分得的佛陀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令羽飞鬼,各随一光尽处,安立一塔。”在中国,共建造了十九座舍利塔。http://s13/mw690/81969dd3gx6BwkJXTEEac&690
这十九座舍利塔中,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座就是西晋会稽鄮县塔,即今浙江宁波鄞州区鄮山阿育王寺的舍利宝塔。据史载,晋义熙元年(405年),为了保护佛国珍品始建塔亭覆护。后人也有把义熙元年(405年)作为阿育王寺的创始之年。南北朝宋元嘉二年(425年),又建三级木浮图,并创建殿宇,初具寺庙规模。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又兴建殿堂楼阁,并赐寺额为“阿育王寺”。阿育王寺由此得名。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1987年2月底重修宝塔。4月3日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
佛教世界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佛祖释迦牟尼真身指骨舍利、李唐王朝最后完成的大唐佛教密宗佛舍利供养曼茶罗世界以及数千件李唐皇室供佛绝代珍宝得以面世。http://s8/mw690/81969dd3gx6BwoIaTcjc7&690
阿育王寺的部分楹联:
骨舍利,这是目前世界仅存的佛指舍利;唐皇室供奉的一百二十一件(组)金银器;首次发现的唐皇室秘色瓷系列;米至古罗马等地的琉璃器群;上千件荟萃唐代丝织工艺的丝(金)织物,http://s12/mw690/81969dd3gx6BwnypDIv5b&690
其中包括武则天等唐皇帝后绣裙、服饰等均是稀世珍宝;这些奇珍异宝数量之多、品类之繁、等级之高、保存之完好是极为罕见的。其中就有秘色瓷器http://s2/mw690/81969dd3gx6Bwlpluc931&690
直到英宗赵曙即位,才恩准大觉禅师回山的要求,并赐诏一道,内有“凡经过小可庵院,随性住持、十方禅林,不得抑逼坚请”等语。
http://s16/mw690/81969dd3gx6BwlBlSQT2f&690
又见一个有趣的词儿:哭哭啼啼来人间,蹦蹦跳跳戏童年;朝朝暮暮上学堂,辛辛苦苦逐功名;坎坎坷坷涉世事,风风雨雨走旅程;反反复复觅伴侣,忙忙碌碌家业营;磕磕碰碰总不闲,迁迁就就度月年;子子孙孙堂前闹,叮叮嘱嘱忧后人;叨叨唠唠话旧题,病病痛痛常流泪;迷迷糊糊合上眼,明明白白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