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到底有没有可能上四千点?
(2024-11-19 21:40:28)A股到底有没有可能上四千点
在金融投资领域,股票市场的走势总是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弦。近期,关于A股市场能否站上四千点的讨论再次成为热点,有人说四千点就太高了,三千点又太低了。那么到底A股有没有理由站上四千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和对比,看看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状况如何,A股到底有没有条件上四千点。
我们要明确一点,股市的总市值与国家的GDP之间并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所以大家
经常提这个比例,是因为股神巴菲特说过,当这个比例超过100%
的时候,股市可能就有泡沫了,就要注意风险了。然而事实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许多国家的股市总市值已经超过了其GDP总量,这反映了资本市场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例如,美国的“巴菲特指数”长期超过100%,甚至达到200%以上,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经济存在问题,而是显示了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同样,日本的情况也表明,股市市值与GDP的比值在不断提升,这背后是企业盈利能力的提升和市场预期的改善。那如果按照这样的理解,是不是美国的股市早就绝对高估了,已经总体至少高估了一倍,日本
也同样不便宜,为什么他们的相关部门不想着把高搞下来呢?为何还希望市场有更好的表现呢?
对于A股市场而言,其总市值接近或超过GDP并非不可能。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为股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出海,向国际市场要收入,要利润,那么显然这些公司的盈利状况已经大股大提升,它们的市场也不完全局限于国内,那么随着收入与利润的增加,市值上涨这难道不是正常现象吗,为什么要害怕它上涨呢?上涨过多确实是风险,但相对于上涨过多带来的风险,难道不是下降过多的风险更大吗?2016年初的痛苦记忆这么快就忘了吗?股市的风险确实是涨出来的,但更是跌出来的,涨出来的会有泡沫,但跌出来却是可能会绝产,连继续玩下去的机会都没有了。
股票市场不是洪水猛兽,没有股票市场的加持,那里会有那么多的直接融资,没有资本市场的加持,我们这些普通人如何有机会投资类似茅台这样的优秀公司,没有资本市场哪有那么多的国外投资者愿意参与我们的市场,没有资本市场怎么会有这么多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股票市场的
认识真的到了革新的时候,不能总是活在几十年,甚至一两百年前的教科书上,世界一直在变,学习永远不能停歇。
A股在6124以下已经徘徊了17年之久。确实6124是有泡沫的,但经过17年的发展,泡沫还没有挤干净吗?17年的漫长发展过程,我们的经济体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了,GDP也上涨了N倍,而指数仍然还是3000点,甚至于今年初还到过2600多点,这样的市场是更安全还是风险更大,我想大家
都明白,看看美股,看看日本股市,再看看去年有那么一段时间被A股投资者买到溢价的那些国外的ETF吧。
A股市场站上四千点到底有没有可能?我们花了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大的力气,刚刚才把市场渐渐的活跃起来,这个局面是来之不易的,信心积蓄起来是非常困难的,而如果这口气再泄了,那么可能我们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更大的努力,更大的代价才能让市场活跃起来,这个时候要多鼓劲而不是泄劲,永远记住下跌带来的风险远远比上涨带来的风险更大,下跌可能是毁灭性的风险,上涨会有泡沫,但泡沫也不完全是坏事儿。我们不可能要求股市永远在三千点到四千点之间运行,没有哪个市场那么精准的如此运行,这样的思维方式真的要改改了。晚安吧,想想就累。
前一篇:市值管理指引带来的可能投资机会
后一篇:A股市场的难以理解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