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理想的建仓方案

(2024-07-18 08:23:33)
理想的建仓方案
当我们想要去买入股票的时候,那么如何建仓就成为一个无法绕过去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那么理想的建仓方案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应该说理性的角度来看,应该是越低估的时候,仓位越重,越是高估的时候仓位越轻,也就是许多时候人们所说的金字塔式建仓方案。这种方案的核心其实是估值与仓位的关系,估值越低则仓位越重,估值越高则仓位越轻。

具体到仓位控制的策略,假设我们判断某只股票处于合理估值时,持有五成仓位。当股价进一步下跌,估值更加吸引人时,我们可以逐步增加投资比例,比如当估值低估20%时,先加至六成,如果再跌至低估30%那么就加仓至七成,如果继续下跌,那么可能就会加至满仓。这一过程中,每一次加仓的时候,都确保买入的股票,都比前一次更便宜,估值越低,尽管可能我们买入同样金额的股票,但却能够有效的降低平均成本。

我们来举例计算一下,比如我们有一百万的本金。当估值合理之时股价为十元,我们买入50万的股票,买入的股票总数量为5万股,当股价继续下跌至,8元时,再买入十万元,也就是1.25万股,当股价跌至7元时再买入十万元加仓至七成仓,当股价继续下跌,至估值打5折的时候,满仓,也也就是再加仓30万元,买入6万股,这时我们持有 的股票总数量为5+1.25+1.3+6=13.55万股,总计花费资金为100万元,平均成本为7.4元,比现在的股价高2.4元,是不是随着股价继续下跌,我们的资金越有魅力,也能够保持着平均成本的不断降低。

这样的建仓过程,最为重要的就是判断什么情况下股价是合理的,到什么位置我们可以去买入了。这也许可以采用历史平均法,当然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总是有这经局限性,但总归有个依据,比没有依据要好,并且均值回归还是它的数学意义,无论涨多高,或者跌多低,都一定会向着均值回归。
前面说了买入的过程,那么卖出的过程正好相反。当股价上涨,估值逐渐升高时,我们应该逐步减仓。这就如同农夫收获庄稼,及时收割以避免秋季的风暴损失果实。在股价上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设定几个卖点,比如当股票估值上涨20%或30%时,分别卖出一部分持仓。这样既能锁定利润,又能避免因贪婪而在高点全仓被套。

仓位控制的艺术也体现在对情绪的管理上。股市的波动很容易引发投资者的贪婪与恐惧。在股价下跌时,恐慌可能会让我们有清仓的冲动,但理性告诉我们,当恐慌来临的时候,往往是投资的好机会,而不是要选择卖出;而在股价上涨时,贪婪可能会让我们过度追涨,最终承受巨大的亏损。因此,保持冷静的头脑,能够逆向思维,人弃我取,我取我弃,遵循理性的投资策略,是仓位控制成功的关键。

总结而言,仓位控制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它要求我们既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又要有坚定的策略执行力。通过合理的资金分配,我们可以在股市的波动中把握住财富增长的机会,同时规避不必要的风险。记住,投资之路漫长而曲折,唯有那些掌握了仓位控制智慧的投资者,才能在这条路上行稳致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