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动性的聚集效应

(2024-07-02 07:22:21)


在股票市场中,资金流动是影响股价波动的核心因素之一。市场上不时出现的“跷跷板”效应,即资金集中于某一类股票而忽略其他类别的股票,使得市场出现了流动性的聚集现象。这种现象不仅扭曲了市场价格发现机制,也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对中小投资者构成不利影响。典型的就是最近一段时间,看看沪指仍然还是在三千附近,而许多个股已经创了年内新低,已经早跑去2500点了。

理解流动性的聚集效应首先要从其根源谈起。股票市场中的投资者有着不同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大型投资者或机构投资者往往偏好于流动性好、市值大、信息透明度高的大盘股,因为这类股票能够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方便大额资金进出。当这些大盘股因宏观经济因素或市场预期发生变化时,大量资金会集中流入或流出,导致其他股票相对被忽视,从而引发流动性的聚集。最近一段时间的市场表现,其实就是市场里的偏好发生了变化,对于大盘类个股受到了关注,而其它的股票则被冷落。

流动性聚集效应的后果是多方面的。首先,它会导致中小盘股票的流动性枯竭,增加这些股票的交易成本,降低其吸引力,使得中小盘个股的投资者难以在其中进行有效的买卖。其次,当市场出现紧急情况,如指数大幅下跌时,大资金为了自保可能会集中投向那些被认为是“安全港”的沪深300成份股,进一步加剧其他股票的流动性危机。这种情况下,市场中的波动性会出现明显的分化,部分股票波动性加大,而另一部分则因缺乏交易而波动性减小。这样的状况,其实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春节前的时候已经出现过了,并且非常清楚的是,越是沪深300表现的好,则中小市值类的股票,表现越差。

流动性就跟水一样,哪里有收益就会流向哪里,尽管可能这里已经不再低估,未来的收益性也不见得有多好,但当一段时间某些板块受到关注的时候,资金也会不断的注入这个领域,去获得这种短期的收益,特别是当某些行为 能够被市场里多数人所预测的时候,这样的现象就会更加容易发生,既然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事情一定会发生,那么为什么不去赚一把呢?相信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最近一段时间,当市场下跌到三千点以下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就能够很好的说明这种现象。


流动性的聚集效应是股票市场中一个复杂而深刻的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会使得一些板块被长期低估,也可能会被长期高估,但这样的现象不会一直持续,市场最终还是要回归企业的基本面,企业的价值决定最终的价格,这个基本规律是不会改变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