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看严把IPO准入关的必要性
(2024-03-15 13:29:31)从数据看严把IPO准入关的必要性
企业是股票市场回报的根本,只有优质的上市公司,才能给投资者正常的或者是较好的回报。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们买入了上市公司的股票,就是成为了上市公司的股权,就是成为了上市公司的合伙人,只有企业经营的好,我们才能真正从企业的成长当中获得回报(股票市场提供回报的方式
有很多,企业成长仅是其中之一,也包括短期的资金偏好,与消息提振等),那么我们来看看过去一段时间A股的上市公司质量到底如何?
最近监管部门提出了,严把IPO(首次公开募股)入口关,这是从根本上提高股票市场回报率的解决议案。面严把IPO入口关,意味着监管机构在企业上市前加强了审查力度,以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从数据来看,2021年至2023年期间,监管层通过现场检查的方式对99家企业进行了审核,其中近六成企业在监管压力下终止了IPO进程,只有15家企业成功上市,通关率为15.2%。具体数据如下: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监管层进行了五轮、四轮、三轮和一轮现场检查,分别有46家、34家、17家、2家企业“中签”。截至最新日期,2021年—2023年的“中签”企业中分别有33家(30家撤回,2家被否,1家终止注册)、20家(撤回)、4家(撤回)企业终止审查。整体来看,撤回比例高的年份主要集中在2021年和2022年,撤否率高达71.74%、58.82%,2023年开始,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撤回数量、撤回比例明显降低。2024年被抽中的2家企业,一家已问询,一家因财报更新中止。这个数据告诉我们,这些被抽中的企业多数都是不符合上市标准的,换句话说,多数都是掺了水的公司,那么还有那么多没有被抽中的公司呢?最近几年我们上市了多少家公司,这些公司的质量难道会比抽中的这些公司强很多吗?如果不强,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些公司本身就是带病上市,或者是根本就不符合上市标准。
这些数据表明,监管部门的严格把关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筛选出了质量不高的企业,避免了它们混入资本市场是非常必要的,企业经营的终点不是上市,上市仅仅是个起点,然而事实上许多企业动用种手段和财技就是为了上市圈钱。高撤回比例可能反映出部分企业在财务、治理、业务模式等方面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在细致的现场检查中被发现。这样的审查机制有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减少投资者因投资质量不佳的公司而遭受损失的风险。
对于投资者而言,如果我们面对的是各方面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问题的公司,那么这些公司的经营情况,未来发展本身就是难以有保证的,我们如何投资,如何去享受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当然可能有人去说了,投资者要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不仅要关注公司的上市审查结果,还要深入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财务状况、行业地位、竞争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这个话没有错,但如果让我们在垃圾堆去找优质公司,恐怕也是难上加难?股票市场能成为一个以圈钱为目的的场所,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机构说,根本买不完,你是来投资的,而他们却是要把上市公司卖给你。
总之,监管部门的严格审查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但仍然不能保证每家上市公司都能为投资者带来回报,但至少可以提升总体的投资回报。股票市场是优秀企业展示自己的舞台,而不能成为某些人套现的场所。从这些数据来看,确实非常有必要严把IPO的入口关了,这个情况已经相当严重了,同时
退市力度也要加大,怎么混上来的,就让它怎么退下去,并且要赔偿投资者的损失,让坏人不敢做恶,才是一个好的制度。
后一篇:企业价值评估的多维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