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金看未来市场的走势
(2024-02-28 19:41:40)从资金看未来市场的走势
最近瑞银的一篇研报说最近半年多的时间,大资金可能一共入场了4000多亿。当然这其实做为市场参与者的我们也是都知道的,必定每次其实都是有公告的,并且这次从2635拉起来的过程当中,大资金也是最为给力的那个存在,那么大资金如此的操作,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有一个如何的判断,未来是持续的走好,还是反复的震荡,或者是我们应该要注意安全了呢?
先来看看这些大资金的分布和历史上大资金的进出情况,从这些进出当中也许能够找到一些未来他们行动的轨迹,当然这也只有是参考,但至少是有迹可寻的。
首先说统计口径瑞银以汇金、中证金及外汇局旗下投资平台等平台为“大资金”统计口径,追统计的的目标主要是ETF,包括19个沪深300ETF、19个中证500ETF、7个中证1000ETF以及9个中证2000ETF场内基金产品近期的交易情况,将ETF的每日调节后的“超额成交金额”估算为“大资金”的净买入额,结果显示通过ETF净流入A股市场的规模可能超过4100亿元,其中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分别为75.9%、12.9%、6.7%、4.5%。从这个构成来看,也比较符合我们对市场的感观,在去年的下半年的时候,市场里最强的还是沪深300的成份股,特别是市值较大的银行以及石油类的公司,它们更强势一些,而从春节前开始创业板和一些市值较小的个股开始活跃,这也大资金的分配情况基本上是吻合的。
最早的入场时间为2023年10月11日,这天四大行先后公告,控股股东汇金公司增持本行A股股份。这是第一次出手,然后陆陆续续的以ETF的形式不断的增持,到了当年12月1日,央企资金国新投资公告增持央企类ETF。今年2月6日,中央汇金公司官网发布公告称,充分认可当前A股市场配置价值,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这其实就是整个的行动路径,就是不断增持的过程,这过程当中市场的表现也是如此,就是这样的一个入场过程,那么从这个入场过程来看,显然前期入场的资金成本是比较高的,目前肯定还是处于浮亏的状态,而且以前在2015年的时候,也曾经入市,到2017年,持股市值一度达到1.4万亿,当前入市规模较历史水平仍有较大的距离,也就是说,如果出现比较极端的情况,那么其实还有入场的空间的,同时从成本的角度来说,短期内也不大可能减持。从历史上看,从2015年下半年到2020年底,“大资金”的持股量没有出现有意义的变化,然后在2021年A股市值高企时有所减少。显然目前的位置是不大可能减持的,停止买入是可能的,但减持的可能性非常小。
那么上面说了一大堆,显然现在的大资金不会减持,但当市场回到3000点的时候,可能会停止买入,而当市场再次出现下滑或者出现极端情况的时候,那么大资金一定还会再次出手,所以说现在的市场肯定不是熊市了,也不会再出现大幅度下跌了,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未来至少是震荡市,或者是上涨的市场,客观上来说就是这样的,那么当知道了大方向,未来应该如何选择呢,自然是应该更乐观一点,应该以持有为主。
尽管市场出现了较大的回落,但仍然不会改变我对未来市场的判断,未来仍然还是震荡向上为大方向,上涨途中有调整这也是正常的,但调整也不会改变大的方向,仍然还是可以更乐观一点。
前一篇:看长期容易还是短期容易
后一篇:巨量长阴,是否有反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