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A股总是牛短熊长?
(2023-12-21 08:13:15)相信长期在A股市场里摸爬滚打的投资者都会非常清楚
的知道,A股市场本身就是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典型的牛短熊长,可能上涨也就是几个月或者最多一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下跌那可是时间就更长了,甚至可能会是上涨时间的三五倍,并且下跌的时间更久,幅度更大,完全抹掉前一阶段的涨幅也是经常发生的事儿,那么为什么A股市场会有这样的特点呢?我想除了市场本身的原因之外,结合最近全世界的市场都在不断创出新高,我们也要从市场以外去找找原因。
股票市场到底什么样的状况才是风险更大的,这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必须要思考明白的问题。比如就市场的表现来说,是上涨的风险更大,还是下跌的风险更大。换句话说是长期牛市风险大,还是长期的熊市风险更大?我想这个问题可能我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股市绝对不是永远处于低位才是安全的,是风险很小的,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尽管我们也会提醒投资者,风险是涨出来的,机会是跌出来的。但如果一个市场长期处于非常低迷的位置,那么显然不可能是良性的,是巨大的风险。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的市场持续低迷,那么是不是风险的累积。比如公募基金开始出现大范围的赎回,比如私募可能会有达到平仓线,比如IPO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由于持续的回落外国投资者开始失去耐心而选择退出。这样的持续低迷,显然不是安全的,是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是使得世界投资者对于中国资产失去了信心,必定自己的资产国内资本市场都不给很合适的定价,都是持续的看低,那么外国资金如何能够看好呢?又如何吸引外国投资者呢?
当然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关于行政考核。据凤凰网报道,中航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在前不久的演讲中表示:A股存在战略定位的失衡。过去的战略定位都是在重视融资功能,可以看到国务院给证监会的KPI,并不是根据一年中A股市场为百姓创造多少财富作为它的核心战略功能、作为考核的指标。显然这也不是考虑市场的走势,只要能够继续融资,那么就算是完成任务。
一个市场如果短时间内上涨过多,当然是有风险的,是有泡沫的可能,但如果长时间的大幅度下跌,那么可能是风险更大。如果在长期低迷与长期泡沫之间必须要选择一个的话,那么恐怕宁愿去选择长期泡沫,而不能选择长期低迷。长期低迷的危险要远远大于长期泡沫。而现在的A股恰恰相反,多数情况是长期低迷,泡沫只是偶尔昙花一现。
前一篇:投资者心态的变化
后一篇:老胡是真的甩锅李大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