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还有机会吗?
(2023-05-15 07:01:26)最近一段时间的中特估类个股表现还是不错的,当然也有一些个股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但不可否定的是确实它们
曾经出现了剧烈的上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上涨,未来还有没有这样的机会呢?了解过去发生的原因,然后再去判断未来会不会发生类似的事儿。
这次中特估的行情,其实引爆点就是村长的提出来的这种新的估会体系,然后市场开始不断的演绎,不断的强化。板块上也是经历了从电信到保险,到建筑再到银行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也出现了许多的大市值公司轮番冲击涨停的过程,这种上涨当然也有一些客观的因素,这里最直观的因素就是央企的考核体系出现了一些变化。相信大家一定会知道这种改变的重要性,央企做为非常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它们的考核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央企盈利考核机制的改变让市场看到央企未来的盈利能力。今年国资委对央企考核体系从“两利四率”调整为“一利五率”,不再考核净利润总额,而是新增净资产收益率,同时将营业收入利润率改为营业现金比率,由此可见政府更加注重央国企的盈利质量和创造现金流能力。这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是对企业经营的质量更加重视,重视现金,重视企业盈利能力,重要现金流,一定是能够赚取更多现金的公司才是更加优秀的,这个考核体系更加接近于二级市场对企业的要求,二级市场对于创造更多现金流的公司是要看高一眼的,这自然是有基础对在企进行一些炒作。当然除盈利以外,央企还承担社会责任,这可能是他们常被折价的原因。从总体估会的角度来说,确实央企的估值是比较低的,是在整个二级市场当中最低的存在,这也是因为央企确实承担了一些企业以外的责任,这也是客观实际情况,而目前关于逆全球化的讨论越来越多,过去被市场无视的央企战略价值现在重新被挖掘出来,这意味着原先央企的折价至少要修复,这个修复的过程,自然也是估值提升的过程,那么上涨一段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未来中特估还有机会吗?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可能已经是阶段性的高点了,一个阶段的表现结束了。但未来可能会有一些细分的领域会有机会,但总体的机会是不存在的。比如AI领域的中特估,比如消费领域的中特估,医药领域的中特估,这些可能会有机会,除此之外大面积的中特估是没有机会,也不要想着这里仍然还有巨大的收益,而是要把风险放到第一位去考虑。
前一篇:看看上市公司的一季度数据
后一篇:从CPI看目前的经济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