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首个国产新冠药停产说去
(2023-03-30 14:35:09)相信大家关注医药行业的投资者都关注了这条消息。红星资本局3月27日,日前,腾盛博药在业绩公告中表示,决定结束新冠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BRII-196)及罗米司韦单抗(BRII-198)联合疗法项目,并已停止生产活动,将资源重新转向核心项目。这是国内首款也是目前唯一上市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这款商业化仅8个月的新冠药物,并未带来可观收入。大到销售收入只有5千万左右,而研发投入超过了2亿美元。
当我们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首先是对公司的投入和勇气表示钦佩。必定要有企业去做这样的事情,这款药物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出色的临床结果,是其得以紧急获批的重要原因。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由腾盛博药控股公司腾盛华创、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共同研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支持的ACTIV-2试验3期的最终结果表明,与安慰剂相比,这一联合疗法使临床进展高风险的新冠门诊患者住院及死亡复合终点降低80%,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截至28天的临床终点,治疗组为零死亡,而安慰剂组有9例死亡。至少对于患者的健康来说,公司做出了贡献的,也有可能挽救了一些人的性命。然而从经济性的角度来说,公司的全体股东肯定是承担了损失的,必定投入接近14亿人民币而收入只有5千万,这个账是算不过来的,亏损是必然的。
药品研发公司就是这样的,需要非常巨大的投入,可能花费相当高的代价,但研发出来的产品收入无法覆盖成本,会导致非常严重的亏损,所以当公司新产品上市的时候,都是会定价很高,这也是快速收回成本的一种策略,如果定价很低,那么收回来成本可能会非常漫长的过程,这样公司就会现金流出现问题,导致
无法维持经营,从长远的角度来说,如果公司无法持续经营下去,那么也就没有人去研究新药了,未来许多的疾病将无药可用,那么最终损害的还是患者的健康。
对于创新药,是不适宜把价格打压的过低,如果价格过低药企无利可图,那么就没有创新的动力。人类创新的动力最为重要的还是经济利益的追求,有没有除经济利益以外的考虑,可能也有,但必定任何企业都是要考虑股东利益的,股东肯定不允许企业完全去做公益,只有说在保证股东利益的基础之上,适当
的去做公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两者倒置是绝对不可行的,也是不可持续的,无论这个企业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都是不可行的。
就比如前面说到的滕盛制药这家公司,如果每次研发一个新药都亏十几个亿,那么这个公司还能亏多久,是不是用不了几年就倒闭了。看看它的股价也能够理解为什么二级市场这样的表现,投资一个新药亏十几亿,长此下去,哪家公司也受不了,都必然会被投资者抛弃,只有不断盈利的公司,才是投资者买入的目标。所有股东创建公司的目标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能够盈利,如果一直不盈利,那么这个公司也不可能长久存在。
前一篇:人口结构与股市股投资
后一篇:怎样看郑老板去世后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