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企不适宜创新
(2023-03-27 08:14:22)最近一段时间,大家对于创新的提法
应该都感觉到了。当然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最大的推动力就是创新,那么创新要靠有什么呢?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大批量的创新都是中小企业,或者是私人企业,而做为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他们为什么不适宜创新呢?
我想国企所以不适宜创新,可能要从这几个方面去理解:
首先国企是不允许亏损的,或者说如果要亏损是要有很严格的监督的。那么显然这样的状况之下,对于企业的经营者来说,想去创新就对难度增加了许多,必定创新的路上是九死一生的,可能多数情况下都是会失败,会亏损的。创新的成功率本身就很低,那么又有严格的限制,任何一个企业家,明智的选择都是少创新,或者是不创新,必定不创新就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亏损,也会省去很多麻烦,这是国企从主观
上不愿意创新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创新需要长时间的投入,可能会持续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更是需要专业的人员来执行。而从国企的架构来说,几年就会更的一次领导者,是不是所有的领导都会支持创新,这也很难去判断,如果过几年更新一次,那么可能随着领导者的改变,原来被大力支持的创新工作可能就会被停止甚至是完全废弃,这也是经常出现的现象,那么怎么会有持续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投入,但没有这样的投入,又怎么会有结果呢?特别是那些基础科学的研究,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重大成果,这是需要人们耐的住寂寞,并且有持久的毅力,才能有所突破的;
外行指导内行,干活的人反而不如不干活的人混的好,真正有能力的人得不到重用,这样的现象,相信大家可能都看到过。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样的事儿更容易发生在国企内部。拿别人的钱办事不心疼,而私营企业是拿着自己的钱为自己办事
,一定会发挥每一分钱它最大的效用,而不会浪费任何一点投入,把能干的人放到他最能发挥作用的位置之上,为公司创造更加丰厚的价值,这是私营企业追求的核心目标,也是效率的真实体现。
创新本身就意味着冒险,意味着失败的概率很高。那么只有愿意承担风险,愿意长时间坚持的人和组织才能做的好。所谓的十年磨一剑就是这个道理,只有长久的坚持才能出现奇迹。
前一篇:财务分析对价值投资的意义
后一篇:资产负债表在投资当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