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的信心的变化
(2023-02-28 14:45:11)疫情三年,百废待兴,表面来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最受影响的应当还是人们的信心,对于未来的个人的信心,当这种信心开始丧失的时候,将是对全行业的“降维打击”。这种打击表现在方方面面,其实不买房,不消费,不贷款,就是这种影响
的一种表现,以前人们可能觉得未来总是会美好,那么贷点款,负点债都不是事儿,然而现在人们似乎都在想如果一旦有这种暂停收入来源的事情发生,那么恐怕就是资金链的断裂,就是一个家庭命运的改变,就是整个观念的彻底改变。
照道理来说,彻底放开后应该积极消费才对,但现在的提前还款其实就是观念或信仰彻底改变带来的产物,因为不知道啥时候还会突然发生这种事情。所以稳妥起见,先把贷款还了,必定现在的利率也下降了很多,在没有更好的投资目标选择,以及从防范风险的角度来说
,那么还贷款就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必定背着几百万的债务,到时候如果工作丢了,那么问题将是非常严重的。
房地产也是这样,因为悲观的预期,加之手中没钱缺乏确定性,于是人们不是买房,反而大量甩卖二手房,这就导致了市场的卖大于买,房价当然会跌。当然现在可能表面上还没有跌,这是因为有一只大手在后面罩着,如果没有这只大手,那么下跌恐怕就会非常明显。消费也是这样,以前人们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是非常强烈的,那么自然也是敢于花钱,然而这三年来,大家的收入都受到了严峻的影响,甚至于许多人都失业了,那么收入不能增加,自然消费也敢再冒险,还是保守一点好,能不花还是少花一点。
总的来说,疫情让社会的流通性降低了,这就导致了钱的转移速度减弱,当钱的转移速度越慢,这个社会的经济就越冷,钱一旦没有流通,没有快速且频繁的流通,那么经济一定会出问题,这是全行业都会面临的问题。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商业信心的问题。
商业信心体现在每个人的行为上,如果人群当中多数人都信心更加饱满,那么整个经济体的信心就更足,相反如果多数人都没有信心,那么自然
总体的社会信心也将汪足,信心其实就是反应在你是开源还是节流,你是存钱还是消费,你是找工作还是家里蹲,你是结婚还是生娃,你是学习还是玩乐。这都是信心的体现,信心充足的时候,那么大家都更多消费,更多投资,更积极的工作,然而当人们保守的时候,那么就相反了。
前一篇:小心那些一直融资的公司
后一篇:投资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