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债现在什么情况了?
(2023-01-09 07:05:18)最近城投债这个领域,又出了一个大新闻,156亿的债务重组了,当然重组是名词,听上去是挺好听的。我们来看看这个公告。
公告显示,本次银行贷款重组涉及债务规模约156亿元,重组后将期限调整为20年。而且,
前10年只付息,后10年才还本。当然了,既然是调整了期限,那么利率也会跟着调整由3%/年调整至4.5%/年,然而却是前10年仅付息不还本,后10年分期还本。这样的调整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调整?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有这样的调整,那么一定是现在马上债务到期了,然而却是还不上了呗,就这么简单,想想呀,如果咱家欠了隔壁老李家20万,到期如果有钱的话,谁愿意展期呀?显然是现在还不上了,没办法了,才文明一点的耍赖,我不是不还,而是现在没有钱,往后推一推,只是这一推就是20年,时间确实是长了点,并且前十年还只给利息,不还本金,这也绝对是非常有创意的一个解决方案,最厉害的是,债主居然同意了!当然债主也是没有办法呀,谁叫欠债的是城投公司呢?这可是地方政府为大股东的公司。
想想如果地方城投已经出现了债务违约,当然你也可以认为
这不是违约,这只是重组,但实质上就是因为短期无法偿还,所以才进行的重组,就是没钱了,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这才是值得认真思考的,这是一个地级市的状况,那么全国其它地方的地级市呢,他们都过的好吗?是不是会大面积出现这样的状况,如果大面积的出现了,接下来我们将面临着什么样的局面,是不是想一想都觉得后背发凉。为什么会有城投公司毫无顾忌的借债,为什么会有银行愿意借给他们,为什么他们借了债却没有产生效益,最后导致债务违约,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这样的债务全国还有多少,一个大致的数字差不多是60万亿元。这看上去是不是很恐怕,吓人不?
十次危机九次债务,债务过多,无法付息的时候,那么风险就来了。这次的风险如何化解,难道还是靠房地产吗?玩命再把房价拉上去(理解了这些债务,似乎也就懂了,为什么房地产又成了支柱产业了?),然后地价就涨上去了,城投质押给银行的土地就值钱了,债务问题就解决了吗?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资产要有流动性,才会值钱,如果只是标出一个价格,但却没有流动性,那么也仅仅是理论上的价值,而无法变现。这个游戏最终是不可能持续的玩下去的,这些债务最终是要有人买单的,以前是通过高房价的模式让老百姓来接盘,那么现在呢,老百姓也没有钱了,接不动了,然而债务不会凭空消失,它依然在那里。
遵义也许仅仅是个开始,类似于这样的地级市,县级市,还有很多。一些县级的城投公司情况恐怕更严重,似乎已经破产了许多了次了,那么这个烂摊子总是要有一个解决办法的,希望不要最终落到老百姓身上,60万亿平均到每个身上可是5万块呀,谁也不愿意凭空就背上了5万块的债务。然而这个事实就放在那里,它真的不会凭空消失。
前一篇:股票市场里之眼见并不为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