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宏观分析的重要性

(2022-12-19 08:30:55)
标签:

杂谈


最近这一年来,有许多投资界的牛人,都在反复的道歉,对于自己的投资成果表示不满意,当然这种不满意直观的反应是可能净值亏了不少,而这些亏损的原因有很多,大家也都在反思,反思的结果 就是可能对宏观的重视程度不够。有一些价值投资者因为巴菲特的一句,就算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偷偷告诉我他未来二年的货币政策,我也不会改变我的任何一个作为。而坚持自己的判断,现在恐怕这样的坚信要是时候改变一下,那么这宏观分析真的那么重要吗?

客观的说,宏观分析在A股还是相当重要的。这就必须要了解A股的由来和它的历史,不了解历史是不可能更好的理解它的行为的。每个经济体它的行为都是与它的历史息息相关的,正是因为它有这样的诞生故事,有这样的历史,才会有如此的行为方式,也才会有如此的盈利方式。那么想想A股的企业的盈利模式是什么,这其实相当有意思,也特别有助于我们理解A股的特点 。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中国与美国》中说“(古代)中国商人具有一种与西方企业家完全不同的想法--中国的传统不是制造一个更好的捕鼠器,而是从官方取得捕鼠的特权”。这位学者所站的立场可能是西方的立场,但至少也能够说明一些问题,这也是很多A股的公司的特点之一。我们都知道,历史是有惯性的,许多时候一种文化孕育一种企业模式,那么这种模式很多时候是会长时间传续的,那么这样的道理也可能会存在相当的一段时间。

同时我们也知道,我国是公有制有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在的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特点也决定了,占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那么这些公有制企业本身也是受到宏观的严重影响,甚至于有些时候是决定性的影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既然占经济主体的角色都会受到宏观的影响,那么整个经济又岂能不受影响?

所以宏观是相当重要的,甚至于有些时候是决定性的力量,这在A股当中是一个基本事实,这可能与巴菲特的认知是不一样的,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这个道理,不同的土壤尽管是相同的种子,种出来的果子也是不同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