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企业的那些公告
(2022-06-16 14:35:23)在持续跟踪企业的过程当中,看公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内容。必定我们不是企业的内部人员,对于企业的了解不可能那么全面,更多的是通过企业的定期报告与公告来了解企业的状况。对于一些有特色的公告,我们还是要多多注意,以此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多一些了解,对于企业的未来判断上更加准确一些。
比如这样一则公告。5月17日晚,某公司司公告,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200亿元额度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在上述额度内,资金可滚动使用。该财报显示,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从2021年末的60亿元上升到今年一季度末的144亿元,主要就是结构性存款。
这个公告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公司可以在200亿的范围之内,流动进行结构性存款业务,到不是说这个业务不好,如果公司的现金流非常充裕,又没有太好的投资项目,那么应该进行分红,而不是自我进行这种低收益的投资,除非公司可能在未来的一两年之内会有大额的现金支出,而现在暂时用不到这些现金,那么短期内进行一些理财操作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长期这样的进行资金安排,那么就有点占着茅坑不拉屎的感觉了,拿着全体股东的现金不进行有效的投资,而是买理财,这就让人不能理解了。
再看另外一则公告。近日某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某某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524.11万股将于2022年5月30日10时至2022年5月31日10时止(因竞价自动延时除外),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进行公开网络司法拍卖活动。这样一则简单的消息,却是让公司的投资人感到了不妙,必定哪个公司的控股股东会让自己手里的股票轻易的出现在公开拍卖平台上呢?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控股股东自己出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也不能让股权旁落,而现在的状况是大股东不去理会拍卖,也不愿意来解决这个问题,那至少说明,目前在现金与股权比较来说,大股东选择了现金,认为现金更有吸引力,股权的价值要低一些。所以二级市场也是同样的意思,股价也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
当看到一些公司有公告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去认真分析一下这个公告的内部与内涵,至少这些公告能够反应出大股东的一个态度,对于公司未来的判断,如果大股东自己都不看好自己的公司,那么我们外部股东就更加没有信心了,必定我们是跟着大股东一起的,只有大股东信心满满,并且有计划,有方法的带领公司前进,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满意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