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经历与投资风险偏好

(2022-06-01 07:07:54)

我们在学习价值投资的过程当中,一定会接触到格雷厄姆和芒格,同时也深深的体会到他们风险偏好的不同,最直观的感觉就是格雷厄姆更加厌恶风险,而芒格更加追求成长,同样都是价值投资的一代大师,为什么他们的风险偏好会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其实如果要解释清楚这个偏差,还要从他们的生活经历说起!

格雷厄姆之所以形成极度风险偏好的投资哲学,那是因为他曾经经历过1929-1933年美国股市的极度低迷,在这四年当中,许多股票下跌超过90%,非常多的投资人在这次极致低迷当中破产了,格雷厄姆本人也经历了巨大的回撤,下跌幅度超过70%,这使得在格雷厄姆的内心深处,对风险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对于年轻的格雷厄姆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获得未来的收益,而是减少本金的损失,所以就形成了格雷厄姆本人极度的风险厌恶的投资哲学,符合他买入条件的公司一定是那些打四折的,甚至于是折扣更低的公司,并且他的衡量标准更多的是净资产打四折,而不是估值打四折,也就是说买入的时候已经是明显低估的公司,下跌空间已经极为有限。
而芒格生活的时代与格雷厄姆是不同的,他生活的时代处于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信息向荣,企业盈利年年增加,股票市场也是表现的比较强劲,没有出现1929至1933那种长时间的低迷,一直都是处于正常的波动状态,想要以基地的价格买入优质的公司是不可能的,能够在合理价格买入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才会形成芒格的投资哲学,是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公司。能够赚到的钱就是公司成长的钱,而无法赚到极度低估的钱,这是因为客观有市场条件之下,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只有去选择赚成长的钱。

每个人的投资行为的形成方式都与他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有什么样的经历,就有什么样的投资哲学,当经历过风险的洗礼,曾经出现了本金的极致亏损之后,自然是对风险极度的厌恶,极度的追求安全边际,而当体验成长企业带来的巨额收益之后,自然也会再次去追求成长带来的快感,有什么样的体验,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风险偏好,这其实也是个性化的,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只有是按照自己的好恶去选择,而无法复制别人的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