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大A里要更加保守
(2022-06-23 14:40:18)
标签:
杂谈 |
最近一直关注着一些重要的政策调整,也关心着疫情的发展,必定疫情就在身边,受到影响的朋友也挺多。当然了大洋彼岸的两位老先生也在开着股东大会,也引发了一些我的思考,为什么在我大A的市场里做价值投资,我们应该更加慎重一点,更加保守一点,也许在国外你可以加一点杠杆,而在国内这是万万不能的?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说,在大A里更加保守,这是由大A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大A波动幅度更大,比如有一些公司能够下跌超过9成,甚至只剩下原来的零头,比如245块跌到5块,这样的波动幅度自然是难以让人接受的,另外一个原因是A股的极端行情持续的时间更久,高估
的时候能够持续的高估很长时间,低估的时候也能够远离它的估值中枢很远,甚至是远远的低于其正常范围,这样的偏离也可能出现一年以上的时间,这样的偏离自然需要足够的忍耐力,如果没有这样的忍耐力,那么就不可能等待股价反应企业价值的时候;
另外一个原因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相关。在某些发达国家,人们基本上可以不储蓄,因为没有必要。即使不小心失业了,有失业救济金,生病了有医疗保险,基本上不需要自己出钱,娶媳妇不需要彩礼,买房子可以贷款,那么生活的压力本身就不大,几乎所有的钱都可以用来消费,不需要储蓄,而在现实的我们这里,不储蓄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就拿这三年疫情来说,如果没有一点储蓄,那么是不是生活将七零八落,这样的情况之下,还想着投资吗?显然不能再想了。
人们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与大环境有着相当大的联系,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人们都是环境的产物,不能改变环境就只有适应环境,如果我们也是市场更理性,疯狂的时间更短,那么就当然可以胆子再大一点,投入再多一点,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A疫情的时间很长,理性的时间很短,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生活压力很大,很多药医保报销不了,没有家庭储蓄将是非常危险的,很多地方需要我们自己来被漏洞,那么自然是要手里有钱,心里才不慌。
所以做为大A里的投资人,保守是第一选择,不要先想着赚钱,要先想着万一亏损了怎么办,只有保证不亏或者少亏的情况下,再去想着赚钱,这样的策略也许能够让我们走的更远,更加稳健一些。
前一篇:长期持有的优点与缺点
后一篇:我们在寻找什么样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