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曾经押中雄安概念而大幅上涨的睿策投资打算要清盘旗下所有主动管理型的产品了,全面转型做量化对冲,对于这样一个管理规模60亿元左右,并且产品无一出现亏损的私募公司,如此的转型,你怎么看?他们转型后的前景会怎么样?
从我的角度来理解,我觉得主动管理型的基金,盈利的根本保障是投资人的决策能力,前面睿策的盈利,在于判断准确了雄安概念,尽管后来曾经错失海南,但必定也曾经买到过海南概念的股票,只是卖的早了一些,从买入个股的风格来说,这家私募不太像是基本面研究见长的公司,更像是深入研究政策,对于宏观的把握比较出色,这样的公司如果继续走宏观研究这条路,显然宏观政策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买入了一批某种宏观政策获益的股票,而政策迟迟不出,那么可能业绩就没有太好的表现了,这种方式想长期的走下去,难度还是非常大的,转型做量化对冲,是因为睿策的领头人本身是研究行为金融学的,认为可以用这种方式在中国股市当中盈利,这种方式是否可行,现在确实不好判断,至少目前做量化在A股取得巨大成功的公司我还没有见到,并且从投资角度来说,不去分析公司的情况,而只去做量化对冲,显然也很难长期走下去,市场情绪特别是在A股当中,情绪许多时候会远远超出你当初的预期,那么模式就会失效,亏损就无法避免了。
主动管理型的产品,想要长期的盈利,必须还是以基本面分析为主,脱离股票的本质去研究市场,显然很难长期在市场当中存活,一个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就会使得你多年的努力,全部付之东流,还是老实一点,简单一点,直接去做股东比较踏实了。
前一篇:医药类个股还会继续上涨吗?
后一篇:应该怎么样看待会计师几种审计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