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本轮大盘暴涨的最大推手就是杠杆资金,很多散户包括一些机构,做多的资金都来源于融资,或者通俗点说就是借钱买股票,2014年12月31日,融资攀升至10173.73亿元,两融余额也高达10256.56亿元,很明显我们能够看出来,这两融资当中做多的融资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从1月5日融资净买入额来看,排名居前的10只个股分别为:海通证券(5.23亿元)、中国重工(4.75亿元)、中航资本(4.27亿元)、工商银行(3.44亿元)、中国平安(3.27亿元)、民生银行(3.13亿元)、中信证券(2.89亿元)、包钢稀土(2.88亿元)、东吴证券(2.75亿元)、中国石油(2.74亿元)虽然这仅仅是一天的数据,但也可见一斑,本轮上涨的根本动力就来源于融资,特别是大盘股的融资买入,那么我们想想,融资总是要还的,牛市总有到顶时,如果真的到顶了会发生什么事件?
事实上这样的事件已经发生在一些前期涨幅巨大的券商股身上,统计数据显示,本周三(1月7日),沪深两市共发生融券卖出155.23亿元,其中海通证券、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兴业证券卖出金额排名前四,合计被融券卖出55.50亿元,市场占比高达35.75%。
海通证券被融券卖出8326.12万股,金额20.24亿元;而其当天二级市场总成交为131.8亿元,也就是说融券卖出占其成交比例达到了15.36%。另外,海通当天还发生了26.52亿元融资买入,占其成交的20.12%。这意味着当天海通超过三分之一的成交由杠杆资金推动。
华泰证券被融券卖出17.96亿元,占其当天二级市场总成交125.6亿元的14.30%。而同时其融资买入金额为23.71亿元,成交占比为18.88%。中信证券和兴业证券则被融券卖出11.20亿元和6.07亿元。
如果确认券商股的牛市到头了,卖出会来的更猛烈,就象前期的上涨一样,涨有多快,跌就有多快,如果这种事情发生,那股市的踩踏事件就会发生,必定下跌是不需要动力的,只要放手就可了。
炒股的核心还是要看企业的业绩,这种没有业绩支撑,仅有强烈的预期是靠不住的,涨的时候几十个交易日就是三五倍,跌的时候恐怕只需要十几个交易日就能腰斩,如果你不能及时判断顶部,那损失是无法避免的。也许现在的券商股就有这样的苗头,不管怎么说,投资的第一原则是不要亏损,如果现在还盈利,那撤退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盈亏自负)必定万一真的踩踏来了,也许再逃跑就来不及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