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学习圆了我的大学梦【散文】
(2022-05-19 10:53:05)
标签:
文化 |
分类: 散文 |
函授学习圆了我的大学梦【散文】
作者
今天,作为一名退休教师,我感恩党和国家的函授学习好政策,让我圆了美好大学梦!
我1956年8月22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大家庭里,1974年12月,我在僧楼高中毕业后,回到大队当上了大队的通讯员。1975年,河津县基本路线教育工作队进村工作。下半年,担任工作队的指导员被上级任命为我们村的党支部书记,我也由通讯员改任为大队的出纳兼保管。
1976年6月,上级给我们村分了一个上师范的社来社去的指标。根据我当时的条件,各方面都符合要求,而且在第一轮群众推荐过程中,我的票数遥遥领先。但是,在最后的关键时刻,因为我家没有任何社会背景,所以,还是失去了上师范的资格。
这个事情对我打击很大,也充分认识到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在1976年10月,我毅然辞去了大队出纳兼保管的村官,去本村学校干起了临时教师。5年后转为正式民办教师。
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拂在教育界,为了让我们这些失去上大学机会的人们也能够取得大学学历,党和国家相继开设了电大、广播大学和函授教育。
1979年9月,我光荣地参加了山西省教育学院函授部中文专科函授学习班,成为一名函授大学的学员。
函授学习,不比自学考试,相对来说,是很严格的。
首先是有固定的教学点和面对面授课教学时间。当时授课时间安排在每周日进行,教学点一开始设在离我们家乡10多里路的芦庄学校。没到学习时间,我们骑上自行车一会儿就到了。在教学点,来自全县的几百名公办教师、民办教师聚集一堂,认真听取老师的讲课,认真记学习笔记,就和小学生一样,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文化知识的乳浆。当天学习结束,老师要布置作业,我们要利用课余时间,既要消化讲课内容,还要挤出时间完成作业。这样一来,每天晚上办公完后,我就伏案完成函授学习作业,一致的深夜。
后来,学习点改在了阳村学校。阳村学校离我们家乡40多里地,加上当时的道路多是泥土路,不好行走,骑自行车得用一个半小时。这样,我们在学习的时间,就必须起早贪黑地赶路,绝没有半点松懈。好在,我们的学校当时对我们这几个参加函授学习的也很关心照顾,在阳村学校学习期间和在县城参加考试时间,学校按照当时的出差补贴标准,除了报销书本费,每天还补贴5角钱。钱虽不多,但我们的心里感觉到非常温暖。
记得有一次在夏天去阳村学校学习,下午学习结束后,天已经快黑了。这时,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我们骑着在县城在雨中的泥泞道路上向县城方向奔去。到了县城红绿灯处,河津县教育局早已派人在这里等候着我们,把我们这些参加函授学习的人员全部安排在招待所住宿,并安排了晚饭,让大家感动不已。
函授学习的结业考试是非常严格的,每年考试两次,结业两门课程。如果发现在考试过程中有夹带和作弊现象,当场取消考试资格。学而不知足,我像久旱的禾苗喜逢雨露,更像饥饿的人扑向面包,近乎贪婪地吸吮着知识的乳浆。每到学科考试,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员们聚集一堂时,我的心陡生一种“黄河之滨,即合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的神圣感。
在函授考试过程中,我有过成功时的喜悦,更饱偿过困难的痛若。但成不骄,败不馁,能够做战胜失败的英雄才更是难能可贵的。我在逆境和挫折中愈挫愈奋,百折不回。自一九七九年九月至一九八四年十月,我共参加了十次十门课程的考试,全部一次过关,取得十个单科合格证。在所考课程中,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写作》、《文学概论》等,其中,《外国文学》好像是最后一次考试的,因为难度大,记得我们这个考场有几个学员是当场推出考试的。每一次考试,往往是不遇栽种,就逢收割的农忙时节。要是没有超常的恒心和毅力,要想获得大学自学考试毕业证书是难于想象的,说它难于上青天也一点不过分。
还是最后一次考试,早上6点起来后,天空下着大雨,泥泞的道路,自行车是不能骑了。我们几个相会在村口的乡村公路上,一个个焦急的向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如果今天耽误了考试,我们五年的刻苦努力就全都白费了。在万般无奈之际,村里驶出一辆往县城送货的嘎斯车,我们和司机好说歹说,取得司机同意后,我们便上了车厢,往县城奔去。还好,我们没有耽误时间,按时走进了考场,参加了最后一门学科的考试。
五年啊,五年艰难漫长的自学岁月,为了买教材、辅导资料,我节衣缩食,坚持不抽烟、不喝酒、不讲吃喝、不赶时髦。上街宁愿忍痛挨饿凑钱买书,也不坐车进饭馆。
五年啊,五年的时间里,我废寝忘食,为了学习,为了圆我的大学梦,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没有娱乐时间,在繁忙的教学里,寻找着学习的空间。奔波劳碌一天之后继续学习虽然苦不堪言,但对于一个如饥似渴的求知者来说,书本仍像一块无形磁铁一样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一旦埋头钻进去,真是越看越爱看,越学越会学,知识给了我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为了按时参加考试,有几次考试没吃早点、午饭;还有几次在河津考完试,已经是傍晚了,没吃晚饭摸黑骑着自行车,回到家已是夜里十点左右了,人也早已饿得前心贴后背了,累得连气都不想喘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领导和同事的鼓励与支持,亲朋好友及好心人的诚心相助,成了我顽强拼搏、刻苦自学的巨大精神动力。“苦心人天不负,有志者事竟成。″经过不懈努力和奋力拼搏,我终于在一九八四年十月获得山西省教育学院中文大专(函)毕业证书。圆了我人生的美好大学梦!
1986年底,运城地区中小学民办教师转正文件明文规定,任教5年以上,大专文凭,评为县级模范教师的民办教师可以不经过考试直接录取转正,我的条件正好符合文件规定,在1987年2月24日接到运城行政公署教育局的录用通知书,从此,我正式成为一名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