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津农村小年习俗拾趣

标签:
美食 |
分类: 散文 |
http://s2/mw690/002n6HEPzy6PLj0LL7rf1&690
山西河津农村小年习俗拾趣
送“灶王爷”
"
过小年吃臊子面
正宗的臊子面,采用传统的手工擀面工艺。面条的做法与平常做法不同,一是要用上白的小麦面粉,二是和面时水与面粉比列要恰到好处,三是必须柔道筋骨有弹性,四是和面时要配放一定比列的老碱,五是切面的刀工一定要好,要切的细而长。
配菜也能很讲究,主要有白菜叶、海带丝、萝卜丝、豆腐、粉条和五花猪肉。之所以叫臊子面,就是这猪肉选择要精良,要有“臊”味,肉既要肥,也必须有瘦肉连着,熬制到肥而不腻,味道纯正有特色,那通红的辣子和那颗像白色夜明珠的荷包蛋,着实诱人口馋!
小年夜用臊子面敬献众神灵,是人们一种最好的对神灵尊崇的表达方式,因为,他们认为,臊子面是平常百姓家最美、最高贵的食物。
小年杀公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在河津农村,流传着一个农谚叫“二十三,公鸡叫”,意思就是在过小年这天,家家户户除了给灶王爷敬献糖瓜,还要杀一只公鸡。
为什么要在小年这天杀公鸡?因为这种习俗流传很久了,人们的说法也不一样。但总的来说,还是要图个吉利。
鸡,在河津农村是十大吉祥物之一。鸡与吉同音,以鸡代吉,实实在在,“吉祥如意”,“万事大吉”,所以,给灶王爷敬献鸡,也更寓意着灶王爷二十三日上天宫,在天帝面前多言好事,大年三十回来时给人们带来富贵和吉祥。
那么,为什么过小年杀公鸡,而不杀母鸡?这恐怕与过去人们的苦难生活有关吧。在那艰难的岁月里,人们养几只鸡,公鸡呢,只能叫个明,提醒人们早早起来,耕田种地,各自去为了生活去奔波。而母鸡,人们要指望它下的蛋,能换回来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相比而下,母鸡要比公鸡人们更需要。再说,在过小年的时候,人们也没有多余的钱去街市上割块肉来敬献灶王爷,但人们还想表达自己的心愿,把所有的梦想都寄托在灶王爷身上,让他能给人们在新的一年带来好运。于是乎,人们便就地取材,杀一只公鸡,既能敬献灶王爷,也有吉祥之意,还能在小年这天美美地改善一下生活。所以,小年杀公鸡,就这样一直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