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几个线段问题的解答

(2011-08-29 11:04:15)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几个线段问题的解答作者:刘宏宇

    问题1:

[转载]几个线段问题的解答


    【答】:首先,假设1点是K线图的起始点、或是以无缺口的第一种情况结束的线段终点(这很重要,因为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则后面的序列不能当作笔破坏,而必须看包含关系)。

    1点之后的序列是向下笔的序列,X1是“第一笔破坏前段”,此时,X1与它左边的元素不看包含关系,与它右侧的元素必须看包含关系。X1、X2、X3是顺次包含关系,“向上”合并后元素的高点为“X1的高点”、低点为“X3的低点”(即图中的a至f),该元素与它左边的向下笔对应的元素、X4这三者成顶分型,无缺口,因此,2点确认,1-2段完成。

    2点之后的序列中,S1…S6没有形成底分型,反而有顶分型,但由于线段是一上、一下顺次连接的,前面已经有了一个向上的线段,后面就需要一个向下的线段,因此,我们要找的是底分型,中间的顶分型没有意义。S7是“第一笔破坏前段”,S8、S7有包含关系,“向下”合并(注:由于S2高于S1,所以,S3、S2要“向上”合并;这里,S6低于S5,因此S8、S7要“向下”合并),合并后的元素(区间为o至p)与S6、S9成底分型,无缺口,因此,该底分型的低点(3点)得到确认,2-3段完成。

    3点之后的序列,到4点为止还没形成顶分型,因此,未正式结束。

 

    问题2:能告诉我这两张图各自的理由吗?

[转载]几个线段问题的解答


    【答】:首先假设线段B之前的向上线段是以无缺口的第一种情况结束。

    左图,红色的一笔是“第一笔破坏前段”,它与右边的绿色向上笔有包含关系,“向下”合并后元素的低点是“红笔的低点”、高点是“绿笔的高点”,因此,C点只要高于它左边绿笔的高点,底分型就形成了,线段B即被破坏。“C点应高于A点线段B才能被破坏”是错的。

    右图,红色的笔仍是“第一笔破坏前段”,它与右边的绿色笔、桔黄色笔为顺次包含关系,“向下”合并后元素的低点是“红笔的低点”、高点是“桔黄色笔的高点”,C点只要高于这“桔黄色笔的高点”,底分型就形成了,线段B即被破坏。因此,“C点高或低于A点都不影响对线段B的破坏”是对的。

    上面两个图中,C点不应该与A点相比较,而是要与“合并后元素的高点”相比较。

 

    问题3

[转载]几个线段问题的解答


    【答】:你的理解是对的。恭喜你,都会抢答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