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的种植技术
(2018-03-08 13:41:42)分类: 种植 |
淫羊藿的种植技术
2015-11-13
淫羊藿是喜阴植物,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60厘米。根状茎粗短,木质化,暗棕褐色。二回三出复叶基生和茎生,具9枚小叶;基生叶1-3枚丛生,具长柄,茎生叶2枚,对生;小叶纸质或厚纸质,卵形或阔卵形,长3-7厘米,宽2.5-6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深心形,顶生小叶基部裂片圆形,近等大,侧生小叶基部裂片稍偏斜,急尖或圆形,上面常有光泽,网脉显著,背面苍白色,光滑或疏生少数柔毛,基出7脉,叶缘具刺齿;花茎具2枚对生叶,圆锥花序长10-35厘米,具20-50朵花,序轴及花梗被腺毛;花梗长5-20毫米;花白色或淡黄色;萼片2轮,外萼片卵状三角形,暗绿色,长1-3毫米,内萼片披针形,白色或淡黄色,长约10毫米,宽约4毫米;花瓣远较内萼片短,距呈圆锥状,长仅2-3毫米,瓣片很小;雄蕊长3-4毫米,伸出,花药长约2毫米,瓣裂。蒴果长约1厘米,宿存花柱喙状,长2-3毫米。花期5-6月,果期6-8月。
1、整地:如选平地栽植,应选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透水性强的沙质壤土,并需种植遮荫作物或搭设荫棚。整平耙细后按1. 2-1.5米宽做平畦或高畦待播种。
2、松土除草:移栽地块每年需进行3次松土除草。第一次松土除草在出苗后进行,第二次松土除草在6月上中旬进行,第三次松土除草在采种后进行。
3、追肥:移栽后第一年可进行根外追肥,一般生长期喷肥2-3次,第一次在展叶后喷复合微生物菌剂,浓度为300毫克/千克,或5406菌肥液,或0.2%尿素溶液,促进苗期植株生长。第二次在绿果期进行,可喷0.2%的磷酸二氢钾,0.01%-0.05%的硼酸或2%的过磷酸钙,以促进根系生长和越冬芽的发育。移栽第二年以后,除进行叶面喷肥外,还应进行根侧追肥。行间开沟追施腐熟的饼肥或厩肥。
4、水分:土壤适宜含水量为20%~30%内。可根据土壤中水分的变化情况适当进行灌溉和排涝。低于15%时要进行灌溉,大于30%时要进行排涝,特别是雨季更要做好排涝工作。
5、光照:淫羊藿是喜阴植物。裸露地栽培,可搭设荫棚或在畦旁种植玉米、向日葵等遮荫作物,一般1-2年生植株抗光力弱,郁闭度以0.6-0.7为宜。3-4年生以上的植株抗光力增强,郁闭度以0.4-0.5为宜。
淫羊藿的移栽技术
淫羊藿繁殖方法
1、根茎繁殖
①根茎选择:采挖野生淫羊藿根茎做繁殖材料,要选择根系发达粗壮,浆气足,须根多,根的直径在0.3~0.5厘米以上,越冬芽饱满,无病虫害侵染。
②采收贮藏:淫羊藿枯萎期在9月底至10月中旬,根茎的采收期在此间进行。将采挖的根茎切成10~15厘米长的小段,每段要有2个以上越冬芽,用浓度为50~100毫克/千克的5号生根粉液速浸5秒种后栽植。
栽植时,按行距20~25厘米横床开沟,沟深9~10厘米,在沟内按株距10~15厘米栽苗,覆土6~8厘米,稍压即可。栽后用恶毒灵3000倍液或多菌灵600倍液,给床面消毒,然后用树叶覆盖床面。
2、种子繁殖
①种子采收:淫羊藿种子的成熟期在5月末到6月上旬。待果皮欲开口、种子外露呈褐色时,及时将果实摘下,做到随熟随采,运回后脱粒,簸出杂质,及时保鲜贮藏。所选种子要求充分成熟,外形饱满完整,不携带病原杂菌,种子纯净度达80%,千粒重4.5~4.7克,无霉变,发芽率达到90%以上。
②种子存储:淫羊藿种子寿命短,采收后应立即播种。如特殊情况可在种子选好后,用细河沙或细河沙掺腐殖土或腐殖土与种子混合贮藏。先用基质重量1%的多菌灵进行基质消毒,然后将基质与种子以3:1的比例进行充分混合,装入木箱中,置于阴凉干燥处贮藏,要有遮雨棚,其间要经常检查,防止发热、水分不足、霉变等,贮藏期2个月左右。
种子育苗移栽时间为10月上、中旬将一年生小苗挖出移栽。将选好的种苗按大、中、小分成三等,分别栽植。栽植时,按行距15~20厘米横床开沟,沟深9~10厘米,在沟内按8~10厘米株距摆苗,务使须根舒展,覆土6~8厘米厚,稍压即可。
淫羊藿的品种分类
1、箭叶淫羊藿: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匍行呈结节状。根出叶1~3枚,3出复叶,小叶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9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尖或渐尖,边缘有细刺毛,基部心形,侧生小叶基部不对称,外侧裂片形斜而较大,三角形,内侧裂片较小而近于圆形;茎生叶常对生于顶端,形与根出叶相似,基部呈歪箭状心形,外侧裂片特大而先端渐尖。花多数,聚成总状或下部分枝而成圆锥花序,花小,直径仅6~8毫米,花瓣有短距或近于无距。花期2~3月。果期4~5月。生于山坡竹林下或路旁岩石缝中。分布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2、柔毛淫羊藿:叶下表面及叶柄密被绒毛状柔毛。主产于四川,质量较好也较稳定。
3、朝鲜淫羊藿:小叶较大,长4~10cm,宽3.5~7cm,先端长尖。叶片较薄。主产于东北。
淫羊藿的田间管理
灌溉:淫羊藿喜湿润土壤环境,干旱会造成其生长停滞或死苗。如果在夏季连续晴5~6天,就必须早晚进行进行人工浇水。
施肥:淫羊藿是多年生植物。移栽后每年要以不同方式进行追肥。移栽后第一年,可进行根外追肥,一般情况可分别在展叶后和绿果期进行。移栽第二年以后,除叶面喷肥外,还应进行侧根追肥。施追肥时间以秋季为主,即在植株枯萎,土壤结冻前进行,并以饼肥、过磷酸钙或腐熟的猪粪为宜。
采收:淫羊藿采收时间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采收时用镰刀割取地上部茎叶,去粗梗扎成小捆,边割边捆,当日运回晒场。割取茎叶时,切勿将刀割入土中,以防伤及根茎及越冬芽,切勿连根拔起,以免影响下年生长。
加工:采收的新鲜淫羊藿茎叶,不能用水清洗,用手掐住茎基部分,抖落或清除杂草、异物及病残植株。然后,将小把挂在事先搭好的荫棚内阴干。荫棚要设在高燥通风处,有防雨设施。切忌在阳光下暴晒或使其结上露水,以免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也可使用远红外烤烟房,进行人工烘干。干燥标准为含水量降至14%以下。
淫羊藿的病虫防治
1、叶褐斑枯病
【症状】叶褐斑枯病为害叶片。患病叶病斑,初期为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扩展后病斑呈不规则状,边缘红褐色至褐色,中部呈灰褐色,后期病斑灰褐色,收缩,出现黑色粒状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器。病菌在淫羊藿苗期和成株期均有发生,以幼苗期发生较多危害重。
【防治】①及时清除病残体并销毁,减少浸染源。②发病初期可施药防治,常用药剂有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1:160波尔多液,30%氧氯化铜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上述药剂应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2、皱缩病毒病
【症状】苗床幼苗期。染病叶常表现为叶组织皱缩,不平,增厚,畸形呈反卷状,成苗期,田间常有2种症状:花叶斑驳状:病叶扭曲畸变皱缩不平增厚呈浓淡绿色不均匀的斑驳花叶状。黄色斑驳花叶状:染病叶组织退绿呈黄色花叶斑状。
【防治】①选用无病毒病的种苗留种。②在续断生长期,及时灭杀传毒虫媒。③发病症状出现时,若需施药防治,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或20%毒克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5%抗毒剂1号水剂250~300倍液,或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等喷洒,隔7天1次,连用3次。促叶片转绿、舒展,减轻为害。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
3、淫羊藿锈病
【症状】病菌为害淫羊藿叶片,果实等。患病叶,初期叶片上出现不明显的小点,后期叶背面变成橙黄色微突起的小疮斑,即为夏孢子堆。病斑破裂后散发锈黄色的夏孢子,严重时叶片枯死,患病果实出现橙黄色微突起的小疮斑,严重时患病果实成僵果。
【防治】①清洁田园,加强管理。②清除转主寄主。③发病期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4、淫羊藿白粉病
【症状】危害淫羊藿的叶片。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逐渐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布满叶面,好像撒了层白粉。抹去白粉,可见叶面褪绿,枯黄变脆。发病严重时,叶面布满白粉,变成灰白色,直至整个叶片枯死。发病后无臭味,白粉是其明显病征。
【防治】①清洁田园,加强管理。②发病期可选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5%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喷雾,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防治。
5、生理性红叶病
【症状】此病通常在无遮荫的暴露地出现。叶部退绿变色呈红色状,植株生长受阻,矮小。苗床期受害严重者植株可出现早死亡。成苗期受害植株变色后虽然一般不死亡但新生芽较少,影响生物产量,减产显著。
【防治】①遮阴育苗。②基地种植,选择在杨梅树、松树等乔木下遮荫栽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