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家乡——山西运城稷山

(2013-01-05 19:05:32)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我的家乡——山西运城稷山
     运城市古称河东,是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市毗邻,西、南与陕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门峡市隔黄河相望。全市辖1区2市10县、146个乡镇(办事处)、3338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495万,其中乡村人口351万,占71%。全市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总耕地877.3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15亩。


  运城市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最早发祥地之一。距今约180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生息。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以及中国奴隶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的都城均在这里。春秋时统属晋国,晋献公于公元前669年定都于绛(今绛县)。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运城属魏,当时,魏国的都城在安邑(今夏县禹王城一带)。秦始皇统一中国,设36郡,运城属河东郡,治所安邑。以后两千多年,建置频繁,但一直惯称这一地区为“河东”。新中国建立后,成立运城专署。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晋南地区撤消,重设运城地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运城地区设运城市。 

运城市人文荟萃,英贤辈出,文化灿烂。春秋时期著名商人猗顿,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武将廉颇,三国名将关羽,西晋科学家裴秀,隋代教育家王通,初唐文学家王绩、王勃、王维,中唐政治家、文学家柳宗元,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元代戏曲家关汉卿都是这里人。这里还有曾出过59位宰相、史称“将相接武、公侯一门”的闻喜裴氏家族。全市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旅游景点达1600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驰名中外的有武庙之祖解州关帝庙、四大名楼之一永济鹳雀楼、艺术宫殿芮城永乐宫、《西厢记》故事发生地永济普救寺、中华祭祀圣地万荣后土祠、中国死海运城盐湖,以及盐湖舜帝陵、黄河大铁牛、万荣秋风楼、夏县司马光墓等。

  运城市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是传统的农业大区。年平均降雨量525毫米,日照2350小时,气温13摄氏度,无霜期212天,农业生产条件较为优越。历史上“嫘祖养蚕”、“后稷稼穑”、“舜耕历山”等与农业有关的优美传说均发生在这里。在四、五千年以前,河东先民已掌握了种植高粱的技术,开中国高粱栽培之先河。在三千多年前,已有劳动人民在黄河、汾河谷地建立了农业据点。春秋末期,这里的汾河谷地就因农业发达、人口****而兴起了著名的城市绛州(今新绛)。新中国成立后,运城一直是山西省乃至全国的麦棉基地。13个县(市、区)中有11个曾被列为山西省商品粮基地县,其中六个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两个被列为国家商品棉基地县,一度被称为“山西的乌克兰”。近年来,坚持科技调产,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果、畜、菜、粮、棉五大主导产业,粮经比例由过去的8:2调整为5:5。仅苹果一项就达300多万亩,成为全国优质果品基地之一。龙头企业发展到232家,32家初具规模,带动全市22万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粟海、忠民、新绛蔬菜产业集团跨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全市负有盛名的十大农产品是:小麦、棉花、苹果、稷山板枣、王过酥梨、绛县山楂、蒲州柿子、临晋酱玉瓜、万荣大黄牛、黄河鲤鱼,一批优质农产品已经打入首都和国际市场。

  运城市是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新兴的工业基地。

  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无机盐化工基地南风集团、装备规模居世界第一的运城制版集团、亚洲最大的铝工业基地山西铝厂、全国第二大铜冶炼基地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铁道部的龙头企业永济电机厂等大型企业。近年来,初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六大产业群体。即:铝电材联营、钢铁和镁业等冶金产业群,日用化工、煤化工和医药产业群,机械及精密铸造产业群,新型材料、玻璃器皿等亮点产业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群。 
      培育了海鑫、阳光、通达、振兴、忠民、粟海、龙门、南风、关铝、制版、亚宝、丰喜等一批年产值达到10亿元、30亿元、50亿元以上的大企业、大集团。海鑫、阳光、通达、振兴、粟海、龙门等6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500强,海鑫集团成为全国民营企业最大纳税户。钢铁总产量达到480万吨;金属镁产量达到16万吨,占世界的25%、全国的50%、全省的80%;化工产品元明粉、硫酸钾、洗衣粉的产量分别占到国内市场的60%、50%、25%以上;电解铝产量2005年将达到90万吨,氧化铝将突破20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基地,“神州6号”火箭用的就是关铝的电解铝;以镁铝合金、磁性材料、精密铸造、汽车零部件、纳米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0余个。 

        我的家乡稷山,一片一片的板枣林。枣子熟了的时候,远远望去,红红的鲜枣像一团团火焰,在火红的秋阳里燃烧、颤动,烧红了天边的晚霞,烧红了田间的树木,那片在蓝天下舞动的火红,不由得你不走近它,走进那片火焰中去。
繁茂的板枣林,绿荫如盖,密叶婆娑;鲜红的蜜枣,在绿叶的点缀下,红光点点,交相辉映。使人赏心悦目,垂涎欲滴-----


     密密麻麻的枣子,红红的,亮亮的,摘下一颗放到嘴里,酸甜酸甜的,树下的人们也越来越多。有些人们舍不得去摘枣子,单是捡地上落下的枣子,也足以让你一饱口福,那酸味,那甜劲,那酸中还夹带着的淡淡的酒香,让人吃了还想吃,看了就不想走。。那醉人的枣香,扑入鼻孔,馋得你直流口水。有时一把枣要留很长时间,馋得忍不住了才拿出来一起品尝,那时会感到更香、更脆、更甜,单是那种枣香,也足以让你陶醉。

家乡的枣林给我们留下了无穷的乐趣,也让我们品尝到了红枣的鲜美,让人感觉到生活都是甜的呢。而我却还留恋那片昔日的枣林,那里有我无法忘记的童年的乐趣,童年的梦。
板枣,原产稷山县境内,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为历代皇廷之贡品,1957年打入国际市场;1973年远销日本、北美和东南亚各国;1981年在常州全国红枣鉴定会上得到专家好评;1992年独家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质奖;1993年获山西省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全国林业博览会金奖;1995年列为国宴食品;1997年10月山西省首届干果经济林产品评奖展销会上,被评为山西十大名枣之首;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板枣枣皮紫红色,鲜枣肉白绿色,可食部分占96.65%,含糖量75.30%,VC含量500mg/100g,常食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稷山县是枣乡之一,这里盛产大枣,品种有板枣、长枣、蛤蟆枣、柳罐枣、园红枣等。其中以板枣最为有名,稷山板枣被列为山西省七大名枣之首。

  据传说,板枣源于山东。过去有个叫段成已的稷山人在山东当县令,他见当地的金丝小枣很好吃,便将枣树用马车运回了故乡。由于水土、气候的缘故,以后便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品种——板枣。

  这种新品种,呈板长圆形,色红艳而有光,肉厚核小,味道甜香,每颗果重10克左右。板枣久贮不涸、不变形、不生虫,晾干后依然是圆鼓鼓;皮柔韧而富有弹性。生食甜脆,干制品尤甜香。又以“枣大核小,枣小无核”而著称。鲜枣含糖量为35%左右,干制品含糖量可达74%。板枣用酒浸泡密封可贮存10多年而不霉变,用手拉开便能看到缕缕金丝。

  板枣主要产于该县的丘陵地区,这些地区海拔低,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宜于枣树生长和果内糖分的积累。,50%以上出口外销。板枣属于速生高产树种,每株产用30~40公斤,有的大树单产可达上百公斤。

  该县用板枣等加工制成的水晶蜜枣,尤为有名。这种蜜枣,色泽黄亮、花纹清晰、肉厚核小、个头整齐,吃起来清香昧甜,营养养价值高。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颇受赞誉。
稷山板枣,以色红、肉厚、饱满、核小或无核、味甜者为佳。民间有“天天吃板枣,青春永不老”“一天十个枣,一辈子不显老”,“五谷加板枣,胜过灵芝草”,“若要皮肤好,粥里加板枣”等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常常食用稷山板枣对健康是有益的。

                 稷山县稷腾禽业  腾飞和金鑫种鸡场  稷山县功勋企业   质量第一    金杯口碑

本文主要内容志由收集三个乡友的QQ日志图片整理编揖www.zgjw.mobi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