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婴儿的3大原则
(2012-02-21 23:37:46)
标签:
育儿 |
成功的父母在教育婴儿时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则与不成功的父母是不同的。成功父母更多地自学倾向于使用无错、无批评、无压力三大原则。
无错原则--当婴儿发生淘气、打架、损坏物品等行为时,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婴儿犯错误了,并针对具体情况进行说服教育甚至打骂。无错原则认为:这是婴儿对客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行为,在婴儿自己的意识中,并不认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行为。实际上,婴儿的淘气、损坏物品是由于不正确的认知,他并没有主动犯错误的动机。千万不要因此而认为他是一个令人烦恼的故意惹人生气的“讨厌”婴儿。婴儿的对、错的观念与成人有很大差异,他们主要是以自我为中心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和人的。
示例一:婴儿在跑动中冲撞另一个婴儿
示例二:婴儿总喜欢翻箱倒柜,拆装玩具、电器等
--他绝不是一个淘气的婴儿,而是一个好奇心强、非常聪明的婴儿!婴儿需要不停地对周围事物进行探知,从而积累经验。他不停地翻乱物品、拆装玩具等,正是认识事物的行为。示例三:婴儿到邻居家里拿了东西,回家后就据为己有
无批评原则:一些父母在日常婴儿教育中,一旦婴儿出现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就对其大声呵斥、批评或表露出十分厌烦的情绪。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十分不妥的,会使婴儿不知应该怎么去做,自信心大大受挫,于是只会什么也不做,丧失应有的自我行为主动性,长大后会表现出退缩、自卑、缺乏主动性等个性问题。
对0-3岁的婴儿来说,说理性批评是有好处的,但是他并不能完全听懂。因此,教给婴儿正确的行为方式判断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并且,在不断地尝试中,婴儿会感知哪些是令人喜欢的行为,哪些行为是不招人喜欢的。
示例一:哭闹不止的婴儿
示例二:婴儿咬人
无压力原则
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认为,婴儿只有在平等尊重的情境下才能产生合理、创新的思维。
示例一:一些语言是家长不该有的有些父母在养育婴儿过程中,盲目运用自己的权威地位,食婴儿内心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紧张“你要是做不好,长大只能要饭了”! “再不好好做,就把你关进小黑屋”! 更严重的:“你表现这么差,真不是我们生的孩子”!“你再不听话,将对你如何如何……” 此类语言或者做法,都会给婴儿造成不必要的恐惧,使婴儿失去对自己的肯定和勇气。婴儿在恐惧和紧张情况下往往产生自我被动、退缩、怯懦。示例二:爱迪生的整个小学教育是在母亲的身边完成的。因为在学校里,教师完全是专制式的,并且教师不允许他提所谓愚蠢的问题。相反地,爱迪生的母亲对他很有耐心,十分亲切,乐于回答他各种各样的问题。有趣的是,爱迪生正是脱离了那种压制式的不良的教育,和成为一个伟大的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