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收藏陨石,研究陨石的朋友都知道陨石陨落区研究的重要性。通常科学意义上的发现地点就是研究陨石的既定条件之一。而这个发现地点的说明,除了表示地域的行政区划名称之外就是经纬度与海拔高度,也就是点坐标。这个未知的确定应该认定在大前提的陨石陨落区域范围之内。
对于陨石研究而言,陨落区的界定是至关重要的。那么陨石陨落区认定的标准是什么?基本条件有哪些,对于陨石研究与收藏都是至关重要的。陨石文化的核心与陨石陨落区域的界定有着内在的、直接的因果关系。面对一块未知的疑似陨石,我们首先要知道这块岩石来自哪里?分布范围,陨落规律,然后才是陨石类型、发现数量等等问题。没有发现地点信息的疑似陨石科学意义几乎丧失殆尽,这是陨石研究的基本准则:陨石一定要有准确的来源与发现地域。
在过去四年的陨石研究与收藏中,笔者发现这样的一个自然现象: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范围内,几乎可以或多或少的发现一些同一类别的陨石存在。山东的泰安、曲阜、潍坊、兖州、枣庄、临沂、沂南、蒙阴、平邑、郯城、临沭、苍山、费县等地都发现一些金属类的无磁性陨石存在,而且形态典型,品相完好。而我国东南各省存在的巨大石铁陨石的分布也相对集中在东南沿海各地,多有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虽然镍含量偏低,铁含量偏高,依然可以找到各自的共同规律与特性。山东莒南铁牛石铁陨石陨落区域与河南南阳伏牛山石铁陨石陨落区域以及浙江庆元县下滩与杨楼陨石陨落区域,都存在一定的共性。陨石种类多,陨击证据多,环形坑,冲击岩,柯石英,喷溅物互相印证。而1976年吉林陨石雨与1977年山东鄄城陨石雨则显示了单一种类石陨石的陨落规律和独特性,湖北随州石陨石的陨落区域也表现出与东南各地不同的陨落现象。这一切都说明:陨石的陨落有共性,也有个性。时间不同,地域不同,规律也不相同。
地域因素所表现出来的陨石特性也表明陨石来自不同的天体,陨石类别与属性的相似与差异,陨石保存环境的客观条件,也为我们研究陨石,收藏陨石提供了基本的鉴定基础。内陆地区水分相对充足,陨石的保存明显较差,氧化严重。而新疆内蒙沙漠地带的陨石由于空气干燥,湿度较低,陨石保存状态良好。南极陨石研究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主要原因正式由于常年冰封,少污染,样本质量很高。从科研角度看,保存状况好的陨石,科研意义大。所以说研究陨落区域,追溯陨石来源一定要研究陨石的地域位置与状况。
在国际陨石界,凡是没有明确地域来源的疑似陨石,多用摩洛哥陨石来统称。甚至于国际陨石协会发出警示:不要购买来历不明陨石,以免造成无谓的经济损失。国内一些陨石爱好者,甚至是一些有经济实力的的财团与个人时常可见摩洛哥现象:只要价格低廉,不问出处,通通纳入自己的库房。殊不知,这样的收藏毫无益处。没有历史记载,没有文化传承,没有地域信息,这样的陨石没有科学意义,也就失去收藏的经济价值。为什么国际陨石协会注册要填写详细的原始信息?为什么中国陨石文化交流会年度会议《陨石公报》要详尽陨石信息资料,原因都在于陨石的特殊性所决定。在这个基础上的陨石,才是有文化的陨石。我们的陨石科普活动进行了两年,陨石文化的弘扬加快了全社会关注陨石、认识陨石、收藏陨石、保护陨石的步伐。极个别不良分子为诋毁陨石文化运动所进行的污蔑与谩骂都说明:陨石文化的发展制约了他们,更多人认识陨石危害了他们的利益。打破陨石研究与收藏的神秘化,符合国家与收藏者个人的双重利益,好得很!
陨石陨落区的认定标准应该有哪些内容呢?笔者从陨石陨落区的认定标准与基本条件谈起。
一。陨石陨落区的认定标准
1。陨石分布呈一定的方向性。
2。陨石分布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
3。多种类别陨石同时存在于一个特定的区域。
4。单一类别陨石有相当数量。
5。独特的地理环境(陨石坑、沟壑、河道、冲击岩等)。
6。多次陨石陨落。
7。陨落区附近伴有一定的地下矿藏或地下水资源。
8。陨石依体积大小有序分布居于陨落区的前、中、后方。
9。陨石重量与埋藏深度成正比。
10。陨石形态的完整性与陨落区域地貌密切相关。
二。陨石陨落区的基本条件
1。历史记载。
2。民间传说。
3。悠久的陨落历史。
4。相对固定的陨落区域。
5。体积巨大与体积近似陨石发现。
6。陨石陨落各过程相应体积陨石残骸发现。
7。地表及地下陨石的发现。
8。各类陨石样本的共存现象。
9。各类陨击变形岩石或物体的发现。
9。陨击主题对地面造成的特定影响。
10。陨石陨落方向、质量对陨击成矿的影响。
以上为个人观点,并非绝对正确,简单总结出来,试图抛砖引玉,共同完善这个标准与条件,希望得到各位老师与朋友的指正。
注:不是独狼我写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