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高考我做主——高三年级考前心理辅导及注意事项讲座(Ⅱ)

(2012-06-06 08:16:14)
标签:

杂谈

    越临近高考,心态调节越重要、越关键。据中国社科院心理所著名心理学家王极盛的研究表明,20个高考成功因素的排名中,第一位是考生在考试中的心理状态,第二位是考生考前的心理状态,考生的学习方法位于第三位,第四位才是考生的学习实力。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因素在高考中的重要作用,越临近高考,心态调节越重要、越关键。

    不少学生认为,有些事,再乱,总可以找到避乱的地方,可高考这事儿就不行了,高考一来,谁能躲得过去?分数才是硬道理,调节心理呀什么的,都是虚的。

    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明处,分数决胜负;暗处,心态定输赢。

    高考前同学们的心理问题绝大部分是心态问题,是正常人的情绪问题,它不是病理问题,无需找心理医生,只需自我调节绝大部分心理问题都会得到解决。有些同学觉得自己有心理问题就紧张不安,觉得不得了了,是影响一辈子的大事。其实,类似高考前的心态失衡问题是属轻度的心理问题,就像头痛感冒一样不能说我今天得了感冒,这一辈子就完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而且,千万不要误认为需要心理调节的只是个别人、少数人,不关我的事。人人都有心态调节的必要,无论是成绩好的、中等的、或是差的。

    要想做好自我心态调整,考生需要了解一些心理学相关的知识。

    那么,自我心态调整包括哪些内容呢?

    一、考前心理状态

    1、高度重视

    这是调整心态的第一准则。有人说调整心态就是不要把调整心态太当一回事,这是大错而特错的,而且也是无法做到的。高考很重要,只有高度重视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避免给自己的高考带来负面影响。不重视心态调节才是心理有问题。

    首先要侧重预防与克服心理压力过大的问题,抓住了这一点,其他心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其他心理问题大多是由心理压力过大伴随而产生的。

    印度禅修学者克里希那穆提简单而又直接地指出了心理压力过大产生的原因——我是这样,我想成为那样。我们提倡这样的理念:高考不求超常发挥,期望值不要过高,平心静气,只求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的。有了这样一个理念,就不用互相攀比了,你自己跟自己比。有的考生在考场上看到别的考生快速地翻卷子,就认为别人都做得很快,就自己做的慢,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跟别人比,他翻卷子,也很可能是因为他不会做。

    2、办事井然有序

    越到高考前,考生办事越没有秩序,东一榔头,西一扫帚,想到什么做什么,做事很混乱,做着这个想着别的,生活没节奏,这样会造成心情烦躁。所以,越是临近高考,同学们越是要有计划,做到每天按计划办事。我建议大家最后这几天每天用一张纸写上每天几点干什么,就按这个顺序做。但每天几点干什么要留有余地,这样能确保完成每天要做的事情,心理就比较踏实,心情就比较稳定,心绪就比较安宁。这是一个克服烦躁的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3、环境布置简洁优美

    同学们高考前的学习是空前紧张的,东西放得很乱,桌上、地上到处多是。找一张卷子,翻来覆去找不到,急死人了。我建议大家明天回家就简单整理一下自己的桌子,就做好两条:一是按科目整理;而是只把最常用的资料放在桌面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这会使你的心态豁然开朗。

    4、适度的紧张

    高考前,有点紧张,有点不安,有点害怕,这再正常不过了,这会驱使你动员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应对高考,就会充分发掘心里潜能,提高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提高思维力,提高动作的速度。

    比如百米赛跑,发令员说“预备”,大家都紧张起来,蹲下去,手扶在地上做起跑的准备,你倒好,大摇大摆地站着,等发令枪一响,人家都冲出去了,你松懈在那里就冲不出去。所以,有一点紧张不安是正常的,只是要适度罢了,但也绝对不应该一感觉紧张就如临大敌。

    5、保持安详、平和的心态,减少外界的干扰

    有些考生觉得,自己是高考考生,而且又是马上就要高考了,在这个节骨眼上,别人就应该以他为中心,甚至应该无原则地迁就、呵护他。这有道理,但是也存在隐患:正由于这样的认识,有些考生一遇烦心事儿、情绪郁闷时,就毫无遮拦地将情绪如滔滔洪水倾泻而下,而忘记了也需要自己的自我调节,结果一点小事儿就反应过激,大吵大闹,就算别人“不跟你一般见识”,可最后还是得自己舔舐伤口,不免黯然神伤。

    别再花时间去讨厌那些你讨厌的人,而应该去爱那些爱你的人。当然也不是鼓励同学们去谈恋爱。不是有老师说嘛:“快要高考了,早恋的就不要吵架了,以免影响心情。没恋的就不要表白了,以免被拒绝影响心情。”这样的话我不知道能不能在中国的学校说,但我在心里认同它是对的。

    6、做好两个考试预案

    一是碰到逆境的预案。

    考前讲逆境并非不吉利,而是要把各种可能的情况都预先设想到,比如:综合选择题花了30分钟做完了,后面的答题应该是什么策略?选择题花了50分钟才弄完,后面的答题又是什么策略?前面的考试试题难度大怎么办?……

    其实,你难别人也难,大家都是一样的。不论考试期间出现了什么逆境,一定都要往好里想,这就是所谓“仁者见仁”。千万不要因为第一科考试的试题太难就哭脸,说必定等到第二科考试试卷发下来,你就会发现:“哭早了”。03年南中的尖子生叶敏,语文考完坐在楼梯上就哭,一问,题太难,自我感觉不佳,哭着闹着说不想考了。班主任一通连哄带骗,情绪安定了。第二科考数学,考完后更是嚎啕大哭,更难,说连120分都很难达到,说什么也不考了……最后高考成绩下来,她还是年级的第一名,考上了复旦大学。你说是不是哭早了,要是不哭,说不定就上北大了。

    其实这里面也是看菜吃饭的道理。考试时,需要做多少道题?时间如何分配?这是要事先有个预判的。判断的标准就是两个:一是个人的能力的大小,二是时间的多少。

    首先是题目的取舍。读完题后,会的马上做,不会的暂且放下,完全没感觉的干脆放弃。一个公司,有时候可能被太多的机会撑死,而不是被太少的机会饿死。特别是饥肠辘辘的人,上去什么都吃,是要撑死的人的;考生翻开试卷就按照顺序,题题都做,照单全收,那往往也会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其次是考试时间的分配。即使是会做的题目,也要有个时间限制,也不能为了追求那完美收官的“2分”,而导致后面会做的题没时间动笔。有个考生自己编的段子是这样说的:如果生命只剩下8年,我们就做5年高考3年模拟;如果生命只剩下5年,我们就做3年高考2年模拟;如果生命还剩1个月,我们就做“考前一个月”;如果生命还剩1周,我们就做“快捷英语周周练”;如果生命还剩1天,我们就做“突破天天练”;如果生命还剩45分钟,我们就做“一课三练”;如果生命还剩1秒钟,我们就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道题。

    虽然这里面充斥着一种游戏精神,但是其间渗透的根据时间长短来确定战略战术的思想,却是万万不可忽视的。

    二是碰到顺境的预案。

    试题容易了也别狂喜,你容易的别人也容易,这时,比的就是谁更细心了。

    悲剧、喜剧本来就是相互转化的,如果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就是喜剧;如果你沉溺于喜剧之中,那就是悲剧;如果你事先不做预案,只是消极地等待,一旦发生状况,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OUT了。

    二、考试中的心理状态

    理论上讲,考试中的心理状态有四个方面:

    第一个叫心理实现系统,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实践能力、智力策略。

    观察力好的同学,观察深刻,不易看错题看漏题;记忆力好,提取知识就快;思维力好看问题既深刻又全面,而且很流畅。心态差的人在考场,会的东西也想不起来,看题也两眼发蒙,思维不流畅,两腿都发抖。

    第二个叫心理动力系统,包括理想、信念、信心、情绪、意志、心绪、需要、动机。

    一个考生在考场上没有信心,也会一败涂地;一个考生意志力很差,一看题就情绪低落、郁闷、悲观,他也无法考出好成绩。心态好的考生动力感很强,为了实现目标,他会坚持坚持再坚持,决不放弃,只要有时间,他就坚持做。

    第三个叫心理调控系统,主要指情绪的健康性、心理的调整能力、心理的控制能力、心理的协调能力等。

    情绪稳定,进入状态快,考试成功就有保证。

    第四个叫心理供给系统,就是开发和发挥心理潜在的能力。

    有的考生说,平时做不出来的题,在高考时不知道怎么了,一想就做出来了。这就属于应急发挥,把心里潜在的能力发挥出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