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需要停母乳喂养吗?

标签:
母乳性黄疸育儿 |
分类: 儿科 |
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母乳喂养是最有利宝宝健康的喂养方式,但是母乳喂养也会有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让妈妈们不知所措,“母乳性黄疸”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
暂停母乳喂养≠停止母乳喂养
暂停母乳喂养期间,妈妈可用吸奶器将奶水吸出来,
以保证乳汁分泌量不会减少,当宝宝胆红素下降可以
继续吃母乳时,马上就可以恢复母乳喂养。
黄疸是每个新生儿都要经历的过程,导致黄疸出现的原因也很多,当儿童医生告知你的宝宝是“母乳性黄疸”时,一定会有个大大的问号:要不要继续给宝宝喂母乳吗?
母乳性黄疸如何判定?
目前母乳性黄疸缺乏诊断方法,通常采用排除法。对于血清胆红素高于15毫克/分升(256.5
μmol/L)的宝宝,医生建议试停母乳改为配方奶3~5天,等宝宝黄疸消退,血清胆红素下降原水平的50%以上,就可以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了。
坚持还是中断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不需要特殊治疗,对于足月健康的宝宝,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并在医生的监控下,鼓励妈妈少量多次喂奶。如果宝宝的血清胆红素高于15毫克/分升(256.5
μmol/L),医生会让妈妈暂停母乳喂养72小时,改为配方奶。当胆红素下降到原水平的50%时,就能恢复母乳喂养。重新母乳喂养后,宝宝血清胆红素水平有轻微升高,而后逐渐降低。
母乳性黄疸能预防吗?
早开奶!今早开始母乳喂养,能让宝宝的肠道菌群尽快建立起来,不但有利于肠道健康,促进某些维生素的合成和吸收,还能促进肠道内的胆红素转化为粪胆原,减少胆红素的肠-胆循环。
让宝宝吃饱。宝宝吃奶量足,能刺激肠道蠕动,促进胎便排出,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降低母乳性黄疸发生的可能性。
前一篇:私立妇产医院团购套餐攻略
后一篇:剖腹产麻醉不是简单的扎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