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生儿脐部口腔皮肤的科学护理

(2012-02-22 13:59:21)
标签:

口腔护理

杂谈

分类: 儿科

  新生宝宝的护理不仅要方法科学,还要对宝宝的各种生理特点有所了解,才能帮助他更快地适应外界,并促进智力与身体的生长发育。

  期待已久的宝宝终于降生了,新手爸妈们除了兴奋,是不是还有一点不知所措呢?只是稍微偷懒一下没有勤换尿片,宝宝的屁屁就出了疹子;宝宝的皮肤那么娇嫩,洗澡时尽管小心翼翼还是划伤了他的皮肤;一不小心,脐带还发炎了……不得不直呼:这小孩是出生来“坑爹坑妈”的吗!?

  别着急,护理新生儿不仅要方法科学,还要对宝宝的各项生理特点有所了解,才能帮助它更快地适应外界,预防疾病。在此,39健康网特别邀请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护理师何明娇为我们讲解:如何根据新生儿不同部位的特点来进行科学护理。

  脐部护理:

  消毒范围5CM 脐部结痂不能挖

  新生儿容易“病从脐入”,然而脐带却往往是护理的盲点,有的宝宝因为护理不当造成新生儿脐炎,而严重的脐炎甚至可造成败血症危及生命。据何明娇介绍,新生儿脐部护理普遍存在几个盲点:

  首先,脐带周围要保持干燥、清洁。每天洗澡后可选择75%酒精或含碘的皮肤消毒液进行消毒。方法是用沾有消毒液的棉签自脐部由内往外消毒一圈,范围约5CM,再用护脐带包扎脐部,如果发现脐部有分泌物或有红肿要及时就医。

  其次,脐带10天后不脱落最好选择第二次剪脐。新生儿出生后,脐带会逐渐变黄、干枯,再变黑,,大约在出生1周左右自然脱落,如果超过10天后脐带还没脱落,可以到医院进行第二次剪脐。“有些老人认为脐带什么时候掉就什么时候掉,看起来很干燥就没关系”,但实际上时间太长了对宝宝不好,有的宝宝快满月了脐带仍未脱落也不到医院进行处理,在脐带周围已经形成肉芽组织了。

  再者,脐部结痂不能挖。脐带脱落后脐部会结痂,有些家长急于将其挖掉,殊不知这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何明娇指出,脐带结痂后有保护新生儿的作用,一旦把痂挖掉,细菌容易从脐带进入腹腔造成腹腔感染,甚至引起败血症。就在笔者采访的前一天何明娇就接诊了一个脐部护理不当的患儿:“小孩因为脐部感染出现了脐漏,不断的有液体从脐部往外渗,经过连续几天的紧急处理后才阻止了病情的发展。”

  此外,应保持脐部的干燥,家长如果给孩子洗澡,不要把孩子放在水中浸泡过久。垫尿布时,如果尿布比较长,最好要在腰部处反折下来,以免尿液蔓延至脐部。尽量选择质地柔软的衣裤以减少局部摩擦。

  口腔护理:

  喂两顿奶之间要喂水 清洁口腔

  何明娇告诉网友,正常新生儿无需做口腔清洗,只需奶后擦净口唇、嘴角、颌下的奶渍,保持皮肤粘膜干净清爽即可。值得提醒的是,大人喂奶前一定要先洗手,以免婴儿口腔细菌感染,而且喂两顿奶之间要喂温开水,不仅能为宝宝补充水分,还有助于清洁口腔。母乳的水含量较高,因此喂母乳的喂水的量可以适当少一点。

  有些妈妈发现孩子舌苔厚,可能会试图用沾湿的棉签帮孩子擦拭,结果却无济于事。何明娇表示,孩子出生一个月内舌苔厚是正常的,可洗可不洗,若要清洗的话则要用无菌的纱布缠绕在手指上再轻轻擦拭,用棉签一般是洗不掉的。

  另外,如果宝宝嘴里出现白色的分泌物,则可能是患了鹅口疮,需要及时就医。

  臀部护理:

  尿布疹要区别用药

  婴儿的皮肤极为娇嫩,若长期浸泡在尿液中或因尿布密不透风而潮湿的话,臀部常会出现红色的小疹子或皮肤变得比较粗糙,称做“尿布疹”或“红屁股”。

  何明娇指出,预防尿布疹首先要做到勤换洗尿布,保持臀部的干燥,每次换完尿布后要毛巾沾温水轻轻抹洗臀部,外出时可用湿纸巾擦。

  此外,当孩子患上尿布疹后要区别用药。如果皮肤没有溃破,建议用护臀膏,如果皮肤已经溃破,建议用鱼肝油软膏。临床应用的效果都非常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