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丝巾的材质大解析,雪纺、缎条绡、桑蚕丝傻傻分不清楚

(2015-09-25 09:50:57)
标签:

杂谈

雪纺和缎条绡这俩料子是一回事吗?

答: 一、桑蚕丝

http://ww3/large/8175d1a0jw1ewegjkusxdj20ga0g8wga.jpg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它与羊毛一样,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动物纤维之一,根据食物的不同,又分桑蚕、柞蚕、木薯蚕、樟蚕、柳蚕和天蚕等。

  从单个蚕茧抽得的丝条称为茧丝,它由两根单纤维借丝胶粘合包覆而成。将几个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包裹而成的丝条,有桑蚕丝(也称生丝)与柞蚕丝之分,统称为蚕丝。除去丝胶的蚕丝,叫做精炼丝。以它们为原料,就可用织机加工成各类品种的织物了.

  蚕丝纤维由两根呈三角形或半椭圆形的丝素外包丝胶组成,横截面呈椭圆形。蚕丝纤维为蛋白质纤维,丝胶和丝素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其中丝素约占3/4,丝胶约占1/4。丝胶和丝素由18种氨基酸组成,约含97%的纯蛋白质。

  丝胶是水溶性较好的的球状蛋白质,将蚕丝溶解于热水中脱胶精练,就是利用了丝胶的这一特性。由于丝胶和丝素的氨基酸组成不同,丝素为纤蛋白,丝胶为球蛋白。桑蚕所吐之丝全长可达1000米以上,其它次之,因此,所有之中,属桑蚕丝的韧性最好。

  以桑蚕丝为原料,将若干根茧丝抱合胶着缫制而成的长丝,又称真丝。

  由于桑蚕丝从栽桑养蚕至缫丝织绸的生产过程中未受到污染,因此是世界推崇的绿色产品。又因其为蛋白质纤维,属多孔性物质,透气性好,吸湿性极佳,而被世人誉为“纤维皇后”。


  二、真丝的面料特性

http://ww3/large/8175d1a0jw1eweghh7uhhj20gg0giwhi.jpg 

  1、蚕丝由丝胶和丝素组成,由18种氨基酸按不同的比例和空间组合而成,是一种蛋白质纤维。丝胶在外,丝素在内,两者紧密相连。丝胶结构疏松,手感粗糙,因此需要脱胶,丝素结构紧密,光泽柔和、肥亮,具有珍珠般的光彩。

  2、手感柔软、滑爽、厚实、丰满,弹性优异。

  3、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能,有护肤保健作用。蚕丝为蛋白质纤维,以蚕丝为原料编织的真丝地毯具有良好的紫外线吸收性。蚕丝是一种多孔纤维,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吸湿、散湿和透气的性能,对皮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蚕丝比较娇嫩,应精心护理,避免重力磨擦扭绞或在粗糙的地方用力拖拉,导致蛋白质纤维损坏。


  三、雪纺的含义

\http://ww3/large/8175d1a0jw1ewegj8fti6j21kw1kwb27.jpg  

  雪纺以其优越的悬垂感和舒适的肌体触感在夏季,是设计师的常用设计主料在夏季雪纺裙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手段是做皱,利用其良好的自然悬垂感和自然褶效果。雪纺”名称来自法语CHIFFE的音义,意为轻薄透明的织物,其实质是丝产品中的纺类产品,织物轻薄、透明、柔软、飘逸。

  雪纺的分类

  雪纺分类有真丝雪纺和仿真丝雪纺。

  1、仿真丝雪纺 一般成分为100%涤纶(化纤类的),其著名代表就是乔其纱!

  质感特点:轻薄,柔软,自然垂感好,亲肤感觉好(当然这些只是外观特点,再怎么模仿,也还是比不上真正的真丝雪纺那么好),但仿真丝雪纺由于是纯化纤,它洗多也不易脱色,不怕暴晒,打理起来很方便(可机洗),牢固性也好些。

  2、真丝雪纺成分是100%的桑蚕丝(天然纤维类的),外观上具有以上的那些特点,另外而且长期穿着对人的皮肤很好,凉爽透气,吸湿强,这些是仿真丝雪纺所达不到的。但真丝雪纺也有一些方面是赶不上仿真丝雪纺的,比如:洗多后容易变灰变浅,不可以暴晒(会发黄),打理起来很麻烦(需要手洗),牢固性不好(易绷纱,缝合处易扯破)。


  四、缎条绡

http://ww4/large/8175d1a0jw1ewegkx5nkij21kw1kwgzl.jpg  

    缎条肖是一种织物结构,如果真丝为原料,就是真丝缎条肖,如果用涤纶为原料就是涤纶缎条肖。它是一条缎纹一条绡纹面料的复合面料,是一种特殊纹理的面料。它的优势是兼顾飘逸和富有光泽,绡纹部分有透明感并且轻柔飘逸,缎纹部分则富有色丁缎纹的光泽,缎条肖用作真丝围巾面料能增加丝巾的奢华感受。


明白了吗?有真丝雪纺,也会有涤纶雪纺,雪纺只是一种织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