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交通学科SCI期刊与国际会议
(2019-08-18 23:27:20)
标签:
交通期刊交通会议sci期刊 |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nDqv1dwGCQ14jute4PBvrQ
前言
应公众号邀请,谈谈个人SCI投稿经历并介绍交通领域的顶刊和顶会,希望对大家写作和投稿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跟大家多多交流、相互学习、一起进步,预祝大家早日拿下心中的那篇SCI。首先谈谈个人SCI写作、投稿、录用和出版的一些经历和感悟。然后抛砖引玉,就交通领域的国际会议和SCI期刊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因此,以下仅为个人看法,仅供参考;若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1. 个人投稿经验篇
1.1. 万事开头难——第一篇SCI
作为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科研论文写作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科研写作能力,更能锻炼自己的科研思维。当然,对于广大博士研究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发表科研论文是顺利毕业的前提。我想这个要求是几乎所有科研院所的博士毕业基本要求之一。所以,怎么去开始写自己的第一篇SCI论文呢?以下我根据自己的一些经历来具体谈谈。
我的第一篇SCI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JAT)上。这个期刊2017年以前是由Wiley公司出版,2017年以后转为Hindawi开源期刊公司出版。当时我论文是2016年投的,虽然录用是2017年。按照期刊出版社要求,是由Wiley公司出版,也是该公司出版这个期刊的最后一期。所以说,还是比较幸运。现在JAT变成了所谓的开源期刊,相对来说认可度低一些。不过上面也有一些很好的论文。
以下我将具体说一下我写作这篇论文的经历。刚开始读研究生的时候,跟着导师做关于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研究。按照小导师的要求学习了一些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的二次开发内容。同时,为了思维上能跟上导师,我就看了一些他以前写的论文。通过分析和研究这些论文,我很快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想法。随后,找了导师讨论了创新性,觉得可以试试。在用实际数据验证idea的效果不错后,接着就直接开写了,由于之前没有写过科研论文,更别说英文论文了。所以,我选择采用中文开始写作了我的第一篇论文,很快论文理论部分基本完成。然后就是翻译成英文论文,先是投了TRB会议(关于这个会议后面有详细介绍)。第一次投稿啥都不懂,选了TRB会议的AHB45交通流理论的Committee,后来才知道这个Committee号称死亡之组。果不其然,最后没有被TRR期刊录用,不过比较幸运的推荐到了TRB会议Poster展示。会议过后,根据审稿人的意见修改,投了JAT。我记得是2016年6月投的,大概2个月后返回审稿意见。两个审稿人,编辑给的大修。刚开始拿到意见并没有马上修改。先找师兄师姐要了一个意见回复模板,然后十月一日国庆节的时候,花了整整7天时间修改。修改完以后,就再次提交了。大约两个月后,就收到了编辑的录用邮件,其中一个审稿人没有意见,一个审稿人还有一条小建议。编辑直接给了接收。当时收到录用邮件,还是挺激动的,马上给导师发了截图,哈哈。所以,本人的第一篇SCI就此诞生。总结一下:
(1)先读文献了解某个领域,有想法先跟导师讨论,毕竟导师对整个领域的认识更深,可以给出很好的意见;不然可能自己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其实不然或者已经被别人做过了。
(2)一旦确定可以写了以后,要马上动手去写。不要总把想法停留着嘴上,行动才是最重要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写出来再说。
(3)第一次写论文和回复专家意见,可以向师兄师姐要一些经典的模板,可以事半功倍。
1.2. 努力总有回报——Transaction之旅
在第一篇SCI论文发表以后,也就有了一些经验。在第2篇论文完成以后,选择了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这个期刊算是交通领域的顶级期刊之一。不过这篇论文从投稿到录用还是够折腾的,耗时18个月。首先,写完以后在网上找了这个期刊的投稿模板,是双栏的。照着模块修改以后就直接投了出去。大概4个多月以后,收到了编辑的邮件:改后重投,同时给了3个月的修改时间。有3个审稿人的意见,都是建议改后重投。因为当时另一篇论文写作到了关键时候,所以导师建议先写完该论文,再修改退修的论文。当然,我自己还是希望早点修改完重投的。就这样过了一个多月,才开始正式进行论文的修改。最后花了整整3个月的修改时间,修改完以后发给了导师看。结果导师没有准时看完,系统关闭了。最后是邮件联系编辑重新打开系统提交上去的(嘿嘿,有事找编辑,万事都可以!!)。接着又是漫长的等待,大约4个月左右,回来了二审意见。编辑还是建议改后重投。三个审稿人:有1个小修,另外2个还是改后重投。我当时就着急了,感觉这篇论文要跪的节奏。不过导师却觉得意见很中肯,好好修改没问题(姜还是老的辣呀)。这次修改和上次一样,把3个月的修改时间全部用上了。改后提交三审,最后过了4个月左右,三审意见出来:2个接收,1个小修。而编辑给的接收。全程耗时18个月,终于接收。总结一下:
(1)编辑和审稿人没有拒搞,给了修改就有戏,好好修改。
(2)写作、投稿、修改到录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确实需要耐心。其实18个月不是我的最长记录,我有一篇SCI论文,一审花了2年,不过也录用了,耗时32个月。
上面说过,在修改的时候正在写一篇论文。这篇论文写作完成以后,导师建议投交通领域顶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后面会介绍这个期刊)。不过我自己当时是认为可能不行的,不过导师让投也没办法。果不其然,投稿2个月,一审被拒,3个审稿人。根据状态变化和邮件:应该是先送了2个审稿人,但是意见不一致,后面又加了1个审稿人。最后这个审稿人给的也是拒搞,他的意见是英文写得太差,没往下读。不过这篇论文给国外合作者看过,英文按道理问题不大,不过可能是这个期刊要求太高吧。这篇论文也没有浪费,我根据意见修改了一下投了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这篇比较顺利,不过期间经历了期刊换主编。一审2个月,3个审稿人:2个大修,1个小修,编辑给的改后重投。一个月修改完成以后重投,二审2个月,3个审稿人:2小修,1个录用,编辑给的小修后录用。一周改后重投,三审2个月,编辑给的录用。整个过程8个月不到,还算顺利(嘿嘿,一回生,二回熟,有了第一篇trans后,第二篇就轻车熟路了)。
总结一下: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这个期刊一般送三个审稿人,如果没有审稿人拒稿,编辑一般会退修。如果有审稿人拒稿,那么一般会加审稿人。同时,这个期刊一般退修次数比较多,可能与编辑的处理方式有关。其中我看到修改次数最多的一篇高达5次。最后,预祝大家人手几篇Transaction。
1.3. 越努力越幸运——未来无限好
就这样直接到了博士三年级,很多同学都在博士三年级出国联合培养了。所以我也选择了博士四年级出去联合培养一年。在国外一年也发了几篇SCI。国外生活简单,没有国内的各种杂事。所以效率也就高一些。我基本早上7点起床,洗漱、做饭、吃饭,大概8点左右乘公交去学校图书馆。然后基本就是在图书馆待到下午5点。接着就是去学校体育馆健身一个半小时后回公寓。在这边也写了几篇SCI论文,都比较顺利的录用了。因此,总结了一些关于SCI写作和投稿的经验分享:
第一步写作:有了一个好的想法以后,可以先把论文大体框架(各级标题写出来)。后面根据内容一一填充即可。我的写作顺序一般是:Framework(整体框架)、Title(后面可能会调整)、Methodology、Case Study、Literature Review、Introduction、Conclusion、Abstract、Reference。其中每部分怎么写都有一定的技巧,特别是Introduction和Literature Review。
2. 交通领域会议与SCI期刊篇
以下将结合个人的经验和认识来介绍一些交通领域的会议和SCI期刊,仅供参考。
2.1. 国际会议
交通领域会议不是很多,以下具体介绍一下ISTTT、TRB、IEEEITS和COTA这四个会议。
ISTTT全称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Transportation and Traffic Theory,超级顶会,两年一次,参加人数不多,但去了的都是超级大佬或者他们的弟子。每年大概收录40余篇论文,而且这些基本直接推荐到Transportation ResearchPart B和Part C上发表。因此,中了这个会议的都是大佬。
TRB全称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全世界最大的交通年会,马上快第100届了。每年都在美国华盛顿举办,冬天巨冷,本人有幸参加过一次,恰好遇上下大雪,真是冷得不行。该会议一般每年8月1日投稿截止期,10月中旬出结果。好的论文会推荐到期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发表。投稿量很大,每年大概6000多篇,大概有40%左右会推荐会议,20%左右会推荐期刊。
IEEE ITS全称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Conference, IEEE,智能交通领域顶级国际会议。师门有人参加过,好像每年举办地不一样。该会议录用的论文都会全文在IEEE Xplore上发表。具体录用率不止,感觉不是很难,周围的人一投就中。
COTA海外华人交通组织年会,由本人外导冉斌教授和王军先生、易平教授等人发起。旨在促进海外交通领域学者与专业人员的学术交流、以及推动交通研究、教育和技术转让;并在交通领域领导国际合作,重点关注与中国有关的问题。经过20年的发展,COTA已经成长为中国海外交通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最多、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协会之一。今年在东南大学举办,刚刚结束。很多交通界大佬都会出席,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好机会。接受论文投稿,具体时间安排可以到官网查找。
除以上会议以外,随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在交通中的应用。也有很多交通学者会投稿一些计算机类的顶级会议。如AAAI(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KDD(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和ACL(Association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网上检索这些会议查找相关信息。
2.2. SCI期刊
根据Web of Science查找2018年交通领域的SCI期刊,可得到表1中的目录。由于期刊太多,本人结合自己和身边同学的一些经历谈谈对相关期刊的一些见解。
表1
|
序号 |
期刊名称 |
2018影响因子 |
|
1 |
Computer-Aided Civil and Infrastructure
|
6.208 |
|
2 |
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Magazine |
6.145 |
|
3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C- Emerging
|
5.775 |
|
4 |
IEEE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
5.744 |
|
5 |
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 |
5.339 |
|
6 |
IEEE Transactions on Transportation
|
5.27 |
|
7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 Methodology |
4.574 |
|
8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
4.253 |
|
9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
4.051 |
|
10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and
|
3.693 |
|
11 |
Vehicular Communications |
3.53 |
|
12 |
Transportation |
3.457 |
|
13 |
Transportation Science |
3.31 |
|
14 |
IEEE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3.294 |
|
15 |
Journal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
2.568 |
|
16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 Research |
2.272 |
|
17 |
Transportmetrica B-Transport Dynamics |
2.229 |
|
18 |
Networks & Spatial Economics |
2.084 |
|
19 |
IET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
2.05 |
|
20 |
Transportmetrica A-Transport Science |
1.988 |
|
21 |
Journal of Advanced Transportation |
1.983 |
|
22 |
European Transport Research Review |
1.727 |
|
23 |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
1.54 |
|
24 |
Transport |
1.524 |
|
25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
1.523 |
|
26 |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
1.52 |
|
27 |
Transportation Letters-The International |
1.5 |
|
28 |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
1.275 |
|
29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ehicle design |
1.19 |
|
30 |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Technology |
0.893 |
|
31 |
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ivil
|
0.792 |
|
32 |
Promet-Traffic & Transportation |
0.768 |
|
33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 |
0.748 |
|
34 |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art
|
0.722 |
|
35 |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Part
|
0.641 |
|
36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vy Vehicle
|
0.45 |
|
37 |
ITE Journal-Institute of Transportation
|
0.155 |
Computer-Aided Civil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交通领域影响因子第一名,没有投过。不过看了上面的一些论文,感觉偏计算机方面。上面交通的论文一般强调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知识结合。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Transportation Science偏数学,虽然影响因子不高,业界认可度很高,但很难发。审稿周期很长,一般2-3年。
Journal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智能交通领域老牌期刊,一年发表论文40多篇。看了上面论文的记录,审稿周期大多很长。很多都是几年审稿周期。本人一篇一审2年,真的很漫长。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来源于TRB会议推荐的论文,每年论文比较多,大约1000篇左右,影响因子较低,但业界认可度较高。上面的论文偏应用和数据分析。有很多Committee,因此,投稿选一个较好的Committee是一门学问。
Transportmetrica系列,分为A和B。B偏动态交通分配、Day-to-Day。不过目前好像也收其他方面的论文。
IET IntelligentTransport Systems英国期刊,内容不一定为ITS,交通领域的都可以投。审稿速度也很快。
Journal ofAdvanced Transportation现在为开源期刊,审稿速度快,2100刀一篇的版面费让人望而却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