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信息素养调查与反思
溧阳市殷桥小学 潘小兰
黄淑敏
【摘要】在当今技术变化迅速、信息数量剧增的全球信息环境中,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只有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才能教会人们如何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与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与素养,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本文通过对本校三到六年级8个班级的200多名学生的信息素养调查统计,了解到小学生信息工具的拥有及使用情况,小学生对网络的熟悉,小学生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情况,小学生整理编辑资料的能力及学生信息道德调查情况和家庭对孩子信息素养形成的影响等等,对进一步发挥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几点建议,如: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氛围;规范信息技术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实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深化课题研究,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步伐;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激发创新精神;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
整合
任务驱动
网络环境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转型的时代,以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要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其具体是指人们所具有的对信息进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和治理的知识、能力与情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它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它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与读、写、算一样重要,是未来信息社会必备且终生有用的新的基本能力之一。在当今技术变化迅速、信息数量剧增的全球信息环境中,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只有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才能教会人们如何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与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与素养,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信息社会。
为了了解我校小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更好地推进我校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我们对本校8个班级的200名多学生进行了信息素养调查,其中,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课题实验班在两年内进行了实验前期和中期两次信息素养调查。
一、调查的内容及方法
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小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知识、信息观念、信息心理等方面,同时对小学生闲暇时间的支配与家庭信息教育的设备也进行了一些了解。
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辅之以谈话法和访问法。调查问卷由23道选择题组成,每道选择题提供2——8个不同的选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单选或多选,调查对象为我校三至六年级8个班的学生。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58份,回收问卷258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小学生信息工具的拥有及使用情况。
表1内容
年级
你家有电脑吗?
你会使用电脑查找资料吗?
有电脑
没有电脑
很会
不会
有点会
三年级45.15%
54.85%
13.4%
26.5%
60.1%
四年级
43.65℅
56.35℅
37.8℅
14.6℅
47.6℅
五年级47.35℅
52.65℅
26.7℅ 20.4℅
62.9℅
六年级
43.58%
56.42%
35.9%
15.7%
48.4%
由表1我们可以看到,我校学生家庭电脑的拥有量不是很乐观的,不超过调查家庭的二分之一,而且使用电脑的情况却并不是很理想,有半数以上的学生不能熟练地使用电脑,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上网,自然谈不上利用网络资源。虽然近年来,学校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先后建成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学生微机室、新配置的“龙芯”机房等功能教室和图书馆电子治理系统,并且开通了百兆的宽带网,加快了信息技术建设的步伐,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信息教育环境,但是每周一至两节的信息技术课程更本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对学生闲暇时间的利用情况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每周在电脑前的时间不超过全周时间的12。6%,低年级学生有90%以上的业余时间都用于做作业和特长学习,而中高年级学生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除了作业及读课外书外,还在进行奥数及英语的提高学习。可以看出,如此繁重的课业负担和特长学习占用了学生大量的业余时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四年级学生很会使用电脑查资料的人数超过了三年级,这主要是因为新教材非凡强调课外资料的收集,加上该年级有两个班的学生提前开设了微机课,而且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上网搜寻相关资料,这使得四年级学生使用电脑的能力大大加强。
小学生对网络的熟悉
调查结果显示: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听说过互联网,但对互联网并不是十分了解,很多学生是因为看到父母常在网上看新闻而认为互联网就是新闻网,还有的学生接触互联网的唯一用处就是玩游戏,因此误认为互联网就是游戏网,而认为互联网无所不包的学生还不到半数,知道互联网能对学习进行指导的孩子更少,可见学生对网络的熟悉还处于比较稚嫩的阶段。此外,我们还发现,学生对网络的熟悉与学生年龄的增长并不是正比关系。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家长或教师信息素养较高,其孩子或该班学生对网络的了解也较多。
表2内容
年级你听说过国际互联网吗?你知道国际互联网上有哪些知识?
听说过
没有
新闻
学习指导
游戏
无所不包
三年级28。9℅71。1℅49。6℅1.2℅43。2℅6℅
四年级41YH。3%1。89.9%
五年级66。1℅33。9℅47。7℅2.8℅13。7℅35。8℅
六年级74。05℅25。95℅40。15℅12.25℅10。7℅36。9℅
小学生处理信息的情况
信息处理的能力是指“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是一个人信息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调查情况看,我校学生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信息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都能较为科学地、一分为二地看待所收集的信息,比较重视信息资料的来源。但对纸质媒体的信息收集意识还有待加强,只有少数学生读了好书后能坚持做笔记。
表3
一篇文章应有相信故事或评价资料质量时
不同的观点电视中的事认为来源重要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学生虽然没有养成及时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但普遍对来源于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强,他们大都能根据情况处理信息。不过,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较重视信息的内容和自己的看法,对借鉴别人的信息则关注较少。
表4
读好书后故事少结故事少结资料不同资料不同资料不同
经常做读尾,自己尾,想办法时,相信时,继续时,借鉴另
书笔记编一个自己找自己的资料查找一资料
(四)小学生运用信息的情况
“问表5内容
年级做功课时,你喜欢各种学习资料吗?你喜欢用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你喜欢用在课外书中获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喜欢不喜欢喜欢不喜欢喜欢不喜欢
三年级93.96.197.42.692.557.45
四年级88.6511。3589.4510.5585.514.5
五年级88.6511.3586.413.679.320.7
六年级84.315.779.8520.1580.0519.95
通过调查与访谈,我们可以看出,我校学生有着较强的信息运用意识,他们喜欢运用从各种途径获取的信息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并且在解决的过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学生对于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却表现得不尽人意,很多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碰到困难时最常做的是请教父母或老师,表示要自己查资料解决的学生没有超过半数,选择四周的人”的学生不到调查人数的8%,可见,尽管我校小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信息行为方式和接受利用信息的个性特点,但由于学生所处的信息环境特点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明显表现出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较差的问题。如何运用新型的信息工具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信息活动的实践中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是我们与学生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小学生整理编辑资料的能力
从问卷调查及学生电脑小报的制作情况可以看出,我校学生整理编辑信息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大多数学生在面对大量的信息资源时都能有选择的下载,但对下载的资料进行编辑的能力则较差,主要是因为学生不能熟练地使用信息工具。因此,加强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
表6
有选择地下载全部复制粘贴先下载然后编辑
学生信息道德调查情况
信息技术在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与传统伦理道德相悖的现象。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要正确引导学生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不断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人的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过程中,要克服单纯技术观点,加强对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能。通过调查访谈,我们可以看到,我校学生大多具有较高的信息道德。
表7
看到不健康看到不健在网上发言,网上发言,网上发言,
的在资料,康的资料,无所顾忌不健康的违法的不说
不看好奇看点不说
家庭对孩子信息素养形成的影响
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家长大都非常支持孩子广泛涉猎各种信息资源,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在互联网中可能遇见的不利问题如影响孩子学习注重力的网络游戏及不健康的网络资源表现出忧心忡忡,有的家长干脆采取了“平时不准使用电脑”的强制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孩子的上机练习时间,使孩子的信息工具使用能力始终提高缓慢。
表8
你的家长是否经常与你一起查找资料你的家长对你看课外书的态度
是从来不偶然非常支持不支持根据情况而定
三年级48.711.1540.1561.95437。65
四年级44.057.0548.946.654.349.05
五年级47.3513.5539.152.557.3740.08
六年级21.221.956.957.15.7537.15
三、思考及建议
本次对学校8个班的学生信息素养调查,使我们对目前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信息素养状况有令人欣慰的地方,但也有很多不容乐观之处,如何进一步发挥我校电教实验校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环境,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氛围。
(一)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体,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面努力。在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合理使用电脑还是表示支持的,大多数学生对电脑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爱好,但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如课业负担重,特长学习占用时间过多,网络的负面影响,学校条件的限制等等,使得学生上机时间较短,练习次数过少,导致学生信息素养情况并不理想。为此,我们应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环境,着力创造条件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
(二)规范信息技术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实现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学科课程教学是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规范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所在,学生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对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有一定学习和把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应非凡重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学习。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应非凡重视学生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的理解、对信息的判定和评价比具体机器的操作、具体软件的使用更为重要。我们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通过不同的媒介获取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为此笔者建议采用任务驱动方式教学。任务驱动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学习方法,这是一种问题解决式、发现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去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任务驱动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探索、去发现有关的信息科学的知识。假如不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学习、把握,这一次的任务完成了,下一次同样的任务可能完成不了,因为他没有将任务的完成变为一种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自觉行为。任务驱动中,既要完成任务,更要注重通过完成任务应驱动的知识学习。研究证实:在学生自由地尝试过程中,当学生碰到学习困难和操作障碍时,能自主学习,从而克服学习困难,顺利学习。学生间的互相交流、互相指点,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学习有爱好,有热情,学习会更主动,更具有创造性。把学生实践与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更能促进技能与知识同步提高。
(三)深化课题研究,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步伐。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去学习其它课程,不但能提高其它学科的学习效率,而且对提高信息素养也起了不断补充和逐步完善的作用。我们始终把课题研究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课题研究的着眼点,以“行动研究”为课题研究的切入点,按照新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边研究,边实践,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在一年的课题研究过程中信息素养提高较快,。
表9
家有电脑熟练使用了解碰到困难经常上网
电脑查找互联网自己查资是为了查
资料料解决阅资料
与同年级的非实验班比较,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都较高。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既有利于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也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表10
很会使用认为互经常使用碰到困难对搜集来的
电脑查找联网无电脑查找自己查资资料
先下资料所不包资料料解决载然后编辑
就目前而言,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尽管我校已建成了一定规模的校园网,有了一定的技术设施基础,但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供给学生自由、单独使用的计算机等设施太少,校园网在很大程度上还只能为教师和教学治理人员服务。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还须加大资金的投入,解决信息化教育所需的、起码的物质基础。因此,我们还应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设计创立学科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的信息获取、收集、整理、评价提供机会。专题学习网站不仅应提供互动学习空间,而且还应面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学习素材,完成信息的搜索。网站为学习者提供信息的发布,让学生在互动的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真正将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落到实处。
(四)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学生信息素养培养过程中激发创新精神。
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机会,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如继续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举办的、网页制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电子小报、动画制作、机器人活动等各种比赛,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指导,提高学生的信息工具使用能力。同时结合教材,设计综合性学习内容,鼓励学生上网收集资料,编辑文稿,自办电脑小报,并建立相关学习网站,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鼓励学生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创造环境,让学生在学、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并成为一种习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把信息交流、信息搜集与处理整合起来,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此外,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我校有相当多的教师善于上网收集教学信息,但带有明确教学目的,善于高效搜索信息、处理和加工信息、创造性运用信息发挥教育教学功能的却不多。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途径就是抓好在职教师的信息素养的继续教育,让教师们通过系统的信息素养课程教育,获取有关提高信息素质的系统知识,达到强化信息意识、提高信息能力的目的。教师自己也必须在教学之余不断地学习,一定要学会利用图书馆、国际互联网等信息源从中获取新信息和新知识,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法,不断地优化教学,探索出适应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
总之,高度信息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信息化社会要求人们具有快速获取信息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信息和技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新世纪发展的必然要求。我校全体教师需要共同努力,寻找一条适合我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的道路,大力营造信息技术环境,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实践,总结经验和教训,更新观念,加大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参考书目及文章】
杨慰尊《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信息能力培养途径》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桑新民张倩苇《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许建华《农村小学生信息素养调查与思考》
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组
潘小兰
黄淑敏
2011-4-1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