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B0144)蝴蝶·豌豆花 - 中国经典童诗 - 启发精选童诗绘本系列

标签:
蝴蝶豌豆花中国经典童诗启发精选绘本图画书亲子阅读想象力审美育儿 |
分类: 经典绘本(亲子阅读) |
- 作者:绘画主编/蔡皋
诗歌主编/金波 -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 装帧:铜版纸精装
- 大小:12开 787X1092毫米
- 页码:56页
- ISBN:978-7-5434-7566-3
- 定价:¥33.80
- 适读年龄:2-12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 2010年优秀童书排行榜TOP10的特别大奖 ---“童心诗画奖”。
- 2010年冰心儿童图书奖。
- 入选2011年《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表》。
这本童诗集虽然只选了二十首诗,但时间的跨度很长,从新诗发轫时期到近三十年的新时期,都选了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其中包括了叶圣陶、冰心、圣野、金波等大家的儿童诗,诗作的题材多样。诗情画意也是这本绘本的特点。美术顾问蔡皋邀请到了中国图画界享有活力的老中青三代画家携手并肩完成二十幅作品。参与者包括享有中国图画书最高奖项第一二届小松树奖的作者王晓明(《雪孩子》)画家,何艳荣,丰子恺原创图画书大奖首奖的获得者朱成梁、周翔等。画家以鲜活有力的笔触将他们对诗作的理解以图画的方式诠释与读者交流,让诗歌产生了第二次生命。
目录:
- 湖上
文/胡适 图/王晓明 - 天上的街市
文/郭沫若 图/赵晓音 - 瀑布
文/ 叶圣陶 图/钦吟之 - 花牛歌
文/徐志摩 图/钦吟之 - 纸船
文/冰心 图/王晓明 - 忆
文/俞平伯 图/张小莹 - 疑问
文/汪静之 图/蔡皋 - 蝴蝶·豌豆花
文/郭风 图/李娜 - 捉迷藏
文/圣野 图/蔡皋 - 春雨
文/刘饶民 图/俞理 - 找梦
文/田地 图/周翔 - 小鸟音符
文/柯岩 图/俞理 - 小童话
文/邵燕祥 图/赵晓音 - 如果我是一片雪花
文/金波 图/朱成梁 - 野菊花
文/樊发稼 图/李娜 - 我喜欢你,狐狸
文/高洪波 图/张小莹 - 安慰
文/顾城 图/周翔 - 写给云
文/白冰 图/何艳荣 - 亲亲我
文/郑春华 图/何艳荣 - 村小:生字课
文/高凯 图/朱成梁 - 作者简介
- 画者简介
读诗的乐趣 --- 读者诗人画家三者的眼界在这里融合 /
金波
儿童诗之于儿童,首先是感受诗的趣味。
诗的趣味首先是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叠小纸船,可以说是我们童年时代都做过的游戏,但冰心的《纸船》,却是把游戏精神导入了一个歌颂母爱的境界。它不仅唤醒了一段童年记忆,还激发了更多的联想。高洪波的《我喜欢你,狐狸》又是一首激发小读者快乐情绪的诗。诗人以一种逆向的思维,表达了儿童独特的探究精神,以酣畅淋漓的语言抒写了童心童趣,引发了小读者更为开阔的想象。
读儿童诗,更多的是为诗中所表现的超拔奇特的幻想所感染。如果是小读者,他可能为之赞叹;如果是大读者,他又会为久违了的童年的异想天开而快乐。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柯岩的《小鸟音符》,诗人面对星空和大地,以儿童的好奇心和新鲜感,把我们引入了一个奇幻的世界。阅读这些儿童诗,会使我们更亲近儿童,更佩服他们的想象力。想象力丰富的人是智慧的人,是有创造力的人。
孩子们心气健旺,在他们的心目中,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是有灵性的。面对一朵小花,一场春雨,或悄然凝思,或与之对语。郭风的《蝴蝶•豌豆花》让我们看到了两个孩子的对语,其实那何尝不是诗人在审视一朵花、一只蝴蝶时所萌发的一种幻象呢!另一首邵燕祥的《小童话》,一时的情与境会,那些平凡的景物便纷至沓来,叶子、花朵、大树和孔雀,栩栩然活了起来,都成了童话王国的角色。
细细品味这些小诗,我们的灵魂早已伴随着花朵、白云、小鸟飞入了幻境。我们感受到的是童年纯美的情境和隽永的趣味。
读诗还可以让我们体验到故事情节之外的乐趣,这就是诗的独特的表现形式。
诗不但是最早产生的文学样式,也是在形式上处于不断变化的样式。因此,读诗不能不注重它的形式,这也是读诗的一种趣味。
中国的新诗,从它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在不断地探索表现形式。从所收入的二十首诗看,就可发现诗的艺术风格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有的遵守一定的格律,有的靠近民歌体,有的追求散文美。无论哪一种形式,诗都不可涣散,要凝练集中;诗都不可呆板,要气韵生动。如徐志摩的《花牛歌》,用了回环反复的结构形式,韵脚多变换,读来通体匀称。刘饶民的《春雨》,用了短句拟声,读来流利上口,有很强的音乐性。这样的诗在结构上,在韵律上,在听觉上,都很讲究,可称得上是声音的图画。
说到诗与画的关系,古人常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加以褒奖,这是因为诗有很强的画面感,借景抒情,情景交触,景语即情语,都可以让我们在读诗时产生种种幻象。而画又是有内涵的,画所表现的意境与诗意很贴近,这也就是诗与画的相映成趣。
总之,读诗要细致入微,不漏掉只言片语,而要紧紧地追踪着诗人的情感脉络。
读诗,要引发感情的共鸣,要激发想象力,要读出乐趣。
读诗,还常常会引发并不相同的理解,有的理解轻浅,有的理解深邃,甚至超出作者的原意,这都是允许的。因为诗讲究含蓄,有字面的意义,有时还有隐含的意义。由于读者生活阅历的不同,审美趣味的不同,对诗的鉴赏也就有了差异。
古人说的“诗无达诂”,正是说明了好诗没有终结的诠释,这给我们理解诗歌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这也是读诗的一种乐趣。
这本诗歌图画书,虽然只选了二十首诗,但时间的跨度很长,从新诗发轫时期到近三十年的新时期,都选了有代表性的诗人诗作,从中也可看出中国新诗的发展轨迹。
这些诗人的诗作,有的并不是专为儿童所作,但十分注重诗的艺术技法,适宜儿童阅读;有的是专为儿童写的诗,在内容上,在表现技巧上,自然更用力、更考究。这是儿童诗的发展和进步。
培养读诗的乐趣,是一种审美的阅读,这种阅读有利于提高文学整体的鉴赏水平。以诗歌为文学基础的图画书,更是画家的挥毫写意,他们通过对诗的理解,创造了新的意象,帮助了我们对诗的理解,同时,也帮助我们感受绘画的神韵。
读者、诗人、画家,三者的眼界,在这里融合。
呵,阅读愉快 --- 画家在童诗的星空下聚会
/ 蔡皋
我很高兴,我和我的画家朋友们一起参加了这本童诗绘本的创作,正如曲小侠女士来信所言,这的确是那种“让中国变得更加美丽的事情”。
因为组稿的需要,我先读到了金波先生精心编选的中国童诗选,我喜欢先生选择的这些诗。读到熟悉的部分,感觉如旧友重逢;读到没有读过的童诗竟然也是一见如故。童年是无差别世界的童年,大家有共同的东西。每首童诗皆有它特别的背景,读来让人感觉既熟悉又清新,一歌一岁月,一吟一滋味。或许,童年本身就是诗,因此,我借此又返回我的童年,我惊喜地看到诗歌强劲的生命力,特别是为我们钟爱的一咏三叹的童诗,它们不仅滋润了我们的童年,而且为我们今日的创造做了强有力的支撑。
美丽的童诗的旋律萦绕在我的心头。我想,为这些诗歌插图的应当是“诗人一样”的画家。这么一想,我的眼前就出现了许多温和亲切的面孔,我想起曾被称为中国“金画家”的温泉源和他的《小梅》,想起对我影响很深的俞理、何艳荣,想起王晓明、李娜、周翔,当然还有朱成梁诸位先生,想起许多让人眼睛发潮的书背后的故事……
所有画家都热情参加(温老师因身体状况欠佳未能遂愿),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像是完成一件工作,倒像是参加一次朋友的聚会,在童诗的星空下聚会,别致而美丽。
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编辑者,创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了。
我们看到俞理先生的笔触依然那么年轻,《小鸟音符》和《春雨》那么诗情画意,一切都有了生命,电线杆、云朵、雨点,连小姑娘水桶里的西瓜籽也激动起来了,她画的是诗歌的音乐,画的是一种内心涌动的喜悦。
何艳荣先生很爱孩子,她怀着温暖的心画了《写给云》,云就变成了小孩子喜欢的小鸟,兔子和小猪。看了《亲亲我》,让人忍不住想把那些可爱的娃娃都抱在怀里,画面背后是她的“谁言寸草心”。
《纸船》和《湖上》由当年同样拥有“金画家”之称的王晓明先生绘画。《纸船》一诗幽静沉郁,所以,画家的笔端也凝重起来,海一样的天空上朵朵积层云,几只洁白的纸船飘在云上,一如思绪的积淀,透明精致。纸船,很多人在童年都折叠过,不知读了这首诗和这些画的父母会不会也来和孩子一起叠一只纸船,放到浅浅的水里飘一飘,那可是电动玩具难以比拟的嬉戏。
谈到周翔先生,大家肯定想起他的《荷花镇的早市》和新近获奖的《一园青菜成了精》等深情有韵味的作品。在这里,他画的是《安慰》和《找梦》。《安慰》是“生活的滋味,尝一口,酸到最后有点甜”;《找梦》让他找到自己的梦
---
他说:“梦是生活的倒影,影像的涟漪只能在梦里看到,诗人的梦和我的梦交织在一起。”这样诗情的画家在画中将他对诗的理解做了酣畅而率性自由的表达。
朱成梁先生的《团圆》温暖感人,《如果我是一片雪花》依然为读者营造了如沐春风的氛围。而《村小:生字课》则让人忍俊不禁,还原了熟悉的场景,我们当年不也是如此这般唱读课文的吗?“蛋
蛋,张铁蛋的蛋,花
花,曹爱花的花,”这么一唱,自己仿佛也变成了那个缺牙的小村童了。还有,请注意,那个淘气的小男生,他手中的小青蛙是只有乡村小学的小孩才可能拥有的宠物吧。
赵晓音、钦吟之、张小莹是活跃在童书出版、艺术界里,年轻且有实力的新锐画家。赵晓音在《天上的街市》中为我们展示了深邃、美丽的星空,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小童话》光斑闪烁、格调清新,画面完美地呈现了树叶、花朵、孔雀互相向往又相互交织的梦想。在钦吟之的《花牛歌》里,牛的造型童趣盎然,毛茸茸的云朵,毛绒绒的花牛,还有毛融融的小草,让人忍不住伸手想去抚摸。张小莹的《忆》画得有意思。因为是回忆,所以“我”和“姐姐”所处的时间和空间是一种有区别又有关联的情景,我们看到画家匠心独运,用彩色和单色加以界定;同时,小动物造型的变化又加以区分,画面朴质冲淡,人物淘气稚拙。
好了,我还是打住罢,如果继续探究下去,我想,大家可能还有新的发现,毕竟阅读是一种理解亦是一种创造,而我个人偏颇的视角实在担当不了诠释的重任。这里的诗和画都在说话嘞,我想它们一定在期待被阅读的时光,那种亲子共读奇妙的时光,呵!阅读快乐,快乐阅读,在诗人画家聚会的星空下……
书页部分插图:
http://s5/middle/8166687fx78a1c05779c4&690-
http://s15/middle/8166687fx78a1c04fbd2e&690-
http://s12/middle/8166687fxb651909230fb&690-
http://s11/middle/8166687fxb65179a2414a&690-
http://s10/middle/8166687fxb65178dcd019&690-
http://s13/middle/8166687fxb651787113cc&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