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试说瓷器老化显微鉴定(四)

(2018-06-27 06:53:19)
                               试说瓷器老化显微鉴定 (四)
                          文/崔金岩

4  釉下地毯纹和釉面包浆纹

实际上自瓷器烧造完成,其釉质和胎质的老化就开始了,这种老化是分局部老化和整体老化同时进行的。前面的釉层白斑、死亡气泡多是发生在釉层局部的现像,在釉层的不同位置,因釉层物质成分、结构等细微差异,变异衰老的形态也有可能不同。就釉层和胎质整体而言,它们各自的化学构成基本相似,所以有的位置釉下胎质就可能出现大面积的较均匀的老化,这些老化痕迹在显微镜下看好似形成了细密的地毯,如下第一图所示,这里将它称为“釉下地毯纹”或“地毯纹”。地毯纹的发展可能是造成老瓷器脱釉的根源。按一般思路,胎质的这种老化机理也应类似于釉质脱玻化的性质。下面第二幅图是一宋代瓶的无秞底足的显微照片,它经近千年的老化,其状态纹样与地毯纹相似,只不过地毯纹出现在光滑胎体上并有上面釉层的束缚很整齐,不施釉的底足光滑度不够又无上面釉层束缚纹样较乱。但可以看出二者衰老纹样基本相似.

   http://s16/mw690/002mV6Mdzy7z0JPvGDZ6f&690

                          釉下地毯纹

                    http://s14/mw690/002mV6Mdzy7z0JYa92t0d&690

                                             宋代梅瓶无釉底足的显微图样

不同古瓷的地毯纹略有差别,但基本形态相似。一件瓷器的不同部位地毯纹也并非同时出现,有的区域很细密,有的区域淡淡的,有些区域却看不到。经仔细观察,地毯纹是产生在釉层下方,所以它也应是瓷器老化所致,具体地说它是瓷器釉层下部胎体老化所致,所以地毯纹的存在与否也是确定瓷器新老年代的重要依据。


http://s11/mw690/002mV6Mdzy7z0KljBI6ba&690

          凝结土下的釉下地毯纹

http://s12/mw690/002mV6Mdzy7z0KonwdJ5b&690

                         凝结土下的釉下地毯纹

   凝结土下的釉下地毯纹   一件宋瓷的地毯纹  (为检验这件宋瓷上凝结土斑的硬度和结实程度,笔者用钢丝球擦过,上图可看出有擦过的痕迹,但可看出不是强度很大的擦拭,不能去除凝结土斑。)

这种釉下地毯纹笔者在明代早期瓷器上就略能看到。但要注意另一现象,即在几乎所有古今瓷器上都能在釉面以上观察到跟这种釉下地毯纹极为相似的细密纹饰,下图是一现代黑茶杯的显微图像,如果没有图上那些杂乱的划线,它的画面纹饰跟釉下地毯纹没什么太大差别。

 http://s1/mw690/002mV6Mdzy7z2kvOwucb0&690

                  一只现代黑杯上的包浆纹

但很明显,这纹饰可以被硬物刮划,说明它是在釉面之上的,它是釉面的附着层,它就应为瓷器表面的包浆层形成的包浆纹。笔者观察,不管新老只要是经常使用的瓷器,都会有包浆层。一般新瓷器的包浆层较薄,传世老瓷器包浆层厚重,经常使用的新瓷器包奖层也较厚重。从显微鉴定角度讲,包浆纹对鉴定瓷器无太多意义,它不像用眼学鉴定瓷器那样可根据包浆的特征断代。但包浆层在釉上,常常遮挡釉下地毯纹,当地毯纹和包浆纹这两种非常相似的纹饰叠加在一起时,就需要认真辨别了。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传世古瓷上。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有无釉下地毯纹, 那是瓷器新老的证据,地毯纹越致密,瓷器年代越久远。但并非所有古瓷都有地毯纹。地毯纹的有无似乎还跟瓷釉种类和年代是否久远等很多因素有关。

  出土古瓷往往是凝结土斑和釉下地毯纹同时存在,凝结土斑在釉上,地毯纹在釉下,二者较易分辨。但传世瓷器往往釉下地毯纹和包浆纹重叠在一起,较难分辨.


http://s3/mw690/002mV6Mdzy7z0L4qUZYf2&690

     南朝黑釉瓶釉下地毯纹和釉上返铅包浆层重叠纹样                 

http://s1/mw690/002mV6Mdzy7lBSr1ADmc0&690

                       唐三彩小罐底足上凝结土斑和下方的地毯纹


5 . 结语

用显微的方法观察釉中死亡气泡、釉层白斑、凝结土斑和釉下地毯纹是鉴定瓷器的重要方法,但上面所谈的鉴定要素只是在鉴定中应该遵循的基本思路,在鉴定中还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显微观察实践,形成一套自己的年代和物像形态相对应的体系,那样才能运用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近几年有很多爱瓷博友对瓷器显微鉴定提供了很多宝贵经验,根据笔者这几年的显微鉴定实践,有些肤浅的体会简述如下。

(1) 要将死亡气泡跟釉面瑕疵黑点相区别,死亡气泡形状一定是圆的,不要将釉面杂质黑点当做死亡气泡。新老瓷器都有黑色气泡,但一般新瓷器少,显微镜头下新瓷器的黑色气泡可以找到,但很稀疏,那是"早爆气泡",对鉴定无意义.清三代及其以前的瓷器死亡气泡明显增多,一般呈或稀疏或密集的群落分布。大约元代的钧窑瓷开始出现破口气泡,当钧窑器有成群的破口气泡,它的年代起码可定为辽金时代,也可能是宋代之物。如果气泡已老化为一团结晶花,则应定在宋代、唐代及以前。因不同窑口瓷釉种类和质地不同,瓷器存放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三点可定,有成群死亡气泡的一定不是新瓷。有成群破口死亡气泡的一定是高古瓷。有很多死亡气泡形成的结晶团花的瓷器或为辽代、宋代或更早于宋代的五代和唐代。

 (2) 对于釉层白斑,观察时应注重看白斑形态的多样性。因为一件瓷器上白斑各自靠脱玻性就地自发的生出来,依各位置特质的差别,不可能都长成一个摸样,必有浓有淡有深有浅,形态各异,边界或模糊或清晰。但若在一件瓷器上出现的都是边界清晰的白斑而无边界模糊的白斑,此类白斑多是釉中杂质。新老瓷器都可有釉层白斑,新瓷器的白斑多为釉中未熔杂质。必须存在边界模糊的白斑才可被认定为釉层衰老白斑. 

http://s7/mw690/002mV6Mdzy7z2lrcLJA76&690

        现代黑杯釉中未熔杂质

http://s13/mw690/002mV6Mdzy7z2kLZUaoec&690


         浓淡变化自然有层次的白斑

 在观察釉层白斑时,要区分釉中浓淡变化的白色釉质跟浓淡变化的白班。浓淡变化的白色釉质一般是呈流淌状,而白斑则无流淌状。

                       http://s7/mw690/002mV6Mdzy7lAxi1wyy56&690

                                     流淌状白釉

釉中有釉层白斑的瓷器其年代最晚也在明代早期,早者多为元、宋、唐或更早。如果白斑可在高像素照片放大中看到,瓷器可至明代或更早。

 3)研究凝结土斑时首先要注意凝结土的真伪,造假者往往会用胶将土粘附于瓷器表面上,制造假凝结土。但据很多专家介绍和自身实践,这类假凝结土是较容易判别的:1)这种假凝结土用开水烫很易去除。2)假凝结土形态很不自然。3)假凝结土都是目视可见面积较大的,目视不可见达不到骗人目的。而真凝结土是:1》形态自然的有层次感的。2》目视可见较大面积的必须是开水烫不掉的,但经较长时间煮可借助硬物刮掉的。3》目视不可见但显微可见的,且用湿布擦不掉的。因为目视不可见只有显微可见是造假者很难做到的。因为只有显微可见很难被发现也失去造假的意义。由此可知在显微中发现的肉眼不可见的凝结土斑若用湿布擦拭不去,即可确认为真凝结土斑。依个人认识,当在瓷器上发现真凝结土斑时,瓷器的烧造年代当在金、辽或更早的宋、唐。

               http://s13/mw690/002mV6Mdzy7z0LS3rekcc&690

           有层次的凝结土

(4)  地毯纹也是只有部分高古瓷器上才有的瓷器老化纹饰,要寻找地毯纹首先要认识它,并能把它和包浆纹相区别,然而因为包浆纹和地毯纹形态极相似,而且相互只隔薄薄的一层釉,二者的区分是很困难的。当只有地毯纹或只有包浆纹时,你分不清它是什么纹,当二者都存在但二者是贴在一处的你也分不清。只有在釉层较厚时才稍好分辨。要想分辨二者,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地毯纹是产生在釉层和胎体交界面上的纹饰,胎体施釉前都处理地较平整光滑,所以地毯纹一般较细密均匀,但包浆纹相对稍粗稀。地毯纹处在釉层深处光线稍暗淡。 2)有釉面划痕的一定是包浆纹。3)不管是这两种什么纹,纹饰特厚重的多是古瓷。4)如能确定地毯纹,瓷器的年代一般可定在元代或更早。

          http://s14/mw690/002mV6Mdzy7lCuHMeq9fd&690

                  宋耀州窑器釉下地毯纹

http://s11/mw690/002mV6Mdzy7lCuPSBhUaa&690


                        厚重的包浆纹       

以上依死亡气泡、釉层白斑、凝结土斑、釉下地毯纹和包浆纹为主要内容说了瓷器衰老的显微证据,应该说明的是:1)在一件古瓷上一般并不同时出现这几种老化痕迹,如龙泉窑瓷器很少有死亡气泡,青白釉瓷器很少出现釉层白斑和地毯纹,钧窑瓷器也少见地毯纹。2)除以上几种瓷器老化痕迹外,还有一些特殊罕见的老化痕迹,有的很奇特,形成原因不得而知,这些情况有待深入研究。3)对于同一种老化痕迹,在不同釉质的瓷器上,老化形态可能不尽相同。如不同瓷种的死亡气泡,死亡过程中各种形态可能不同。死亡所经历的时间长短也可能有较大差异。所以一般不能根据不同釉质中的死亡气泡的死亡形态比较瓷器年代的久远。

以上说法只是笔者管见,期待博友补充指正.

 

6 . 古瓷显微图像寻珍

瓷器显微会生出很多奇妙的图像,它是纯天然的,未经人工雕琢的微观世界,图像千变万化神奇而诡秘,很多带有梦幻般的艺术色彩。拿几幅给朋友一阅。

    http://s1/mw690/002mV6Mdzy7z0McULPaa0&690

                    缠枝牡丹 (背景略有处理)每朵花都是一个死亡气泡    http://s14/mw690/002mV6Mdzy7z0MpIBRP4d&690

   奇葩  每个死亡气泡像个恐龙蛋   http://s14/mw690/002mV6Mdzy7z0McggCp4d&690

            http://s4/mw690/002mV6Mdzy7z0MkyyUbd3&690

                                                气泡墓地
    http://s9/mw690/002mV6Mdzy7z0MXAqj618&690

                                  卵    那些白点不知是否是死亡气泡

http://s10/mw690/002mV6Mdzy7z0MMSbLH89&690

                              花团锦簇

http://s12/mw690/002mV6Mdzy7z0OMRKMX2b&690

http://s2/mw690/002mV6Mdzy7z0Npf9M541&690

                      紫荆花

http://s10/mw690/002mV6Mdzy7z0NsP5d7c9&690

                    紫凝华韵

http://s1/mw690/002mV6Mdzy7z0NsdTfa40&690

                               炼丹

http://s9/mw690/002mV6Mdzy7z0NMJgCYa8&690

                              可餐         

http://s15/mw690/002mV6Mdzy7z0O90iYeae&690

                   姹紫嫣红

http://s1/mw690/002mV6Mdzy7lIDxgS4w20&690

           棕熊     双目为两个死亡气泡

       

                             祝您幸福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