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副主任自闭症训练师 田莹
一、什么是音乐
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过程。"音乐是孩子们离不开的伙伴,孩子的发展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坚持从培养兴趣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精选有趣的教法,让幼儿多听多唱多表演,让幼儿在宽松的音乐环境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勇于尝试,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又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它能把各个独立的音符有机的结合,尽显生命活力,又能通过联想使音乐与自身相联系,获得音乐美感。
二、音乐课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
http://www.tszbz.com/uploadfile/2013/1107/20131107101541546.jpg
1、放松身心:压力大、身心疲惫
2、调整情绪:舒缓、发泄情绪(让孩子接受并喜欢你)
3、表达情感:开心时唱歌
4、陶冶情操:暂时做不到
5、展现自我:独立表演,有成就感
三、音乐课的目标
1、主目标:快乐
2、集合目标:自闭症儿童的感知与欣赏能力、模仿能力、肢体大动作、精细动作、身体协调性、唱歌、节奏感、分辨声音、表演能力、理解力、认知能力、关注能力、参照能力、规矩性、记忆力、选择能力、语言理解与应用能力、合作能力、思维能力、乐器操作能力
四、音乐课的项目设置形式:
1、走线:平衡能力、专注力、节奏、音乐感知能力
2、唱歌:记忆、合作、音乐感知
3、舞蹈(独立舞蹈、合作舞蹈):模仿、合作、记忆
4、律动:节奏、肢体协调、模仿(大肢体与精细小动作)、记忆
自闭症儿童的律动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A.基本动作:走、跑、跳、拍手、点头、摆臂及其它身体动作。
B.模仿动作:
①各种动物形象的模仿动作,如马跑、羊走、牛走、鸟飞、兔跳,鸡走、鸭行、鱼游等等。
②各种劳动的模仿动作:扫地、浇花、拉锯、开火车、开汽车等;
③自然现象的象征性模仿动作;小树长大、花儿开放、刮风、下雨等;
④日常生活及其它的模仿动作:洗脸、刷牙、梳头、穿衣、弹琴、吹号、打鼓等。
C.舞蹈的单一动作:反复做某一舞蹈步伐或手的动作,如跑跳步、手挽花、摆手等。
D.身体各部分的和谐结合:自闭症儿童身体的各部分是幼儿进行体态律动训练的工具。
要充分利用这些“工具”,这对幼儿未来学习音乐具有重要意义。
a手指:是身体最轻巧、灵活的部位,可以用它来表示快的节奏,可以边听音乐(或唱歌),边一个个手指独立活动,这既有利于思维也有助于今后学习乐器时灵活运用手指
b头:头的律动也可以表达各种节奏。可以做点头、摆动、转头、顿头等活动。
c脚:脚是最会表达节奏、节拍的工具,因此可以让自闭症儿童用脚表示各种节奏,并可加上游戏或舞蹈动作。
d脚趾:也是训练对音乐反应的工具,可以在音乐伴奏下让幼儿打节拍。(将上述身体各部分在单独训练的基础上再使身体各部和谐地结合起来活动。)
5、乐器:节奏、强弱、乐器操作、合作
6、音乐游戏:合作、角色扮演、理解力
7、放松:音乐感知与赏析、情感培养
8、间歇:读卡片、手指操等
文章出自世纪星自闭症康复学校,转载请注明出处:www.tszbz.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