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风险风险管理不确定性财经 |
分类: 风险管理 |
在国际标准组织的风险管理术语标准ISO Guide 73:2009中,定义风险为“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这个定义简短,也很简单,但实际上包含的信息量很大,理解起来并不那么容易。
例如,怎样理解不确定性就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为了缓解使用者对风险的定义的困惑,也是为了包容不同的专家群体对不确定性概念的不同的理解,风险定义下面的注5对于不确定性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注5说:“不确定性是指对事件及其后果或可能性的信息缺失或了解片面的状态”。
个人理解,这个注解关于不确定性的解释是值得注意的。
首先注意到的,是这个注解说不确定性是一个对信息缺乏了解的状态。这就意味着不确定性是一个主观层面的状态。所以,不确定性不是严格的客观意义上的,而充其量是主观的一种状态。这样的解释不确定性,就避开了不确定性的客观性的问题。从而消除了主观不确定性与客观不确定性的分界等复杂的问题。
实际上,在ISO Guide 73:2009的制定过程中,关于这个问题曾经引起专家们的反复争论。争论的焦点在于不确定性的根源。具体讲,在风险的定义中,不确定性表现的是对未来的一个整体的认知,即未来的状态不是现在可以唯一确定的。即从我们现在的认知来说,未来可能出现多种状态。但更进一步追究起来,现在不能唯一确定未来的状态,有两种可能的情况,包括
A.
B.
一种观点认为上面A是唯一的选项,B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我们不确切掌握未来的情况,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关于未来的足够多的信息。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掌握的关于未来的信息越多,那么我们就越能够确定未来的状况。例如,我们如果掌握足够多的天气的信息,包括气象历史、物理规律、人类的活动历史等,那么我们就越能够准确地预报天气。简单说,因果关系就决定了未来是由历史决定的。因此,我们知道的历史越多,知道的未来就越多。由此,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推断,即降低不确定性的唯一方法是想办法获取更多信息。
这种历史决定论的观点有很深的历史和哲学背景。许多科学家都持有这样的信念,如牛顿和爱因斯坦。据说,爱因斯坦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论及量子力学时就说过,“上帝不掷骰子”。
但如果上面B也是可能的选项,那么通过获取信息来降低不确定性就不那么可靠了,因为假如未来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更多获取数据不会有什么帮助,只能是浪费资源并进一步扰乱我们的心灵。与A比较起来,这种情况很令人困惑,因为除了宗教的原因外,我们在实践中也不好办,比如我们很难判断什么时候应该停止搜集数据,“拍脑袋就行了”。
当然,即使是A成立,我们的现实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因为我们在搜集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永远是有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存在一个我们可能获得有用的信息的自然的上限,即我们人类是有限理性的。所以,在实践中,上面A和B其实是差不多的。更何况,在上面A和B之间,从不同的角度看,还有无穷多的可能,即未来可能是各种各样半确定性的。这些说起来就是哲学的讨论了,此处不提。
总之,风险的定义下面的这个注5其实涉及到许多很深刻的概念。这也是风险管理之所以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