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意的作业设计(原创)
(2011-11-16 20:44:49)
标签:
杂谈 |
有新意的作业设计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学生课业负担太重,机械重复作业太多,缺乏思维参与,与学生的生活脱节,作业要求单一,缺乏自主性,影响了学生自主灵动的发展.语文作业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挖掘儿童的潜能,使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设计出一些有新意的作业。
一、体现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课程应重视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教师的教学,表面上面对的是教材、课本、学生、作业,其实,是在和一个学生以及他的家庭已有的社会背景、人文习性、道德情趣、思想观念进行持久的交往和对话。因此,我们在作业设计时应考虑作业的人文性,力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也学习做人。在作业设计时,可以做如下尝试:1、阅读历史故事,并把其中的故事讲给同学听,还可以用语言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2、根据课文内容查阅资料。如在教学《郑成功》一文时,可以让学生去查阅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并讲给同学听。3、了解中外名人,可以让学生结合当前国内外的时事,让他们了解中外名人,并制作名人卡片,收集名人小故事或图片,在“班级读书会”上交流。这样,学生既能从榜样身上汲取力量,得到鼓舞,找到前进的动力,又能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二、注重创造性
单纯抄写这类书面作业是一种机械的劳动,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听、说、读、写技能的效果不时很理想。小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为了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他们创新的火花,就应在语文作业中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新舞台,引导学生想创新、爱创新、会创新。因此作业应该是多样化的,既要有书面的,也要有口头的;既要有用脑思考的,又要有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既要有语文活动,又要将语文学习与美术、音乐、体育等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比如说可以布置学生回家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以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如教学《狐狸和乌鸦》后,让学生续编故事。学生知道乌鸦喜欢听奉承话,结果上了狐狸的当,到嘴的肥肉反倒成了狐狸的美餐。在此基础上布置一道课外作业:乌鸦听了狐狸的奉承话感到挺高兴,但怎样才能不被狐狸把肉骗走呢?这样一道课外作业,从内容到形式上都让学生感到新颖,所以很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增强实践性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学习的触角应该伸向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开放式的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冲破封闭的圈子,使作业和生活接轨,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如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后,我让学生通过“上网查一查,亲口问一问”等方式调查桑兰的近况,也可以亲笔给桑兰写一封信,给予她鼓励。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调查访问和开放性作业的操作,学生装无形中提高了综合实践能力。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迁移训练题,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自选商场》一课后,学生们在课堂上认识了很多商品,并在课后练习分类涂色中懂得了给商品分类要按一定的规则。为了培养学生分类能力,我留了这样的作业,请学生回家后,把家的商品分类写出来,看谁分得好、写得多。这样的作业不公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语文学习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这样的作业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其语文能力。
四、讲究趣味性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尽可能的创造条件,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业形式应丰富、多样,作业设计也应贯彻愉快教育的原则,增强其中的趣味性。如教学《春天的手》前,布置有关“春天”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去搜集有关春天的词语、谚语、诗歌、故事、图画等,教完课文后,再布置学生编一份图文并茂的手抄报,亲手描绘春天,感受春天。
五、实现自主性
指令性作业具有强迫性,学生往往被动地去完成它。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师可以留一些选择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弹性大,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多做,能力差些的学生可以少做,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做。这样,教师把完成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比如,在学完《负荆请罪》一课以后,课后有一项作业:查阅资料理解成语的意思和了解它的来源,做完这一项练习以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你还知道哪些成语中包含的故事和主人公,选择一个讲给同学听,你回家想一想,查一查,看你还知道哪些,看谁找得多。第二天学生找了很多成语,讲出了许多动人的故事。这种作业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
还可以让学生也来参与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每学完一篇课文,让学生可以独自或与他人合作设计一份作业,供其他同学选择,选了谁的作业,再交给谁检查批阅。这样学生不仅完成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完成作业的质量也大大提高,几乎找不到作业拖拉的,完完全全成了学习的主人。
总之,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留给学生的作业应如何设计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能更好的发展,我们还应在实践中多思考,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