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当随时代——选自《观道:古代画语略解》
(2019-10-27 20:15:13)
“笔墨当随时代”出自《大涤子题画诗跋》:
笔墨当随时代,亦犹诗文风气之所转。上古之画迹简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初唐盛唐雄浑壮丽;下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
笔墨应当跟随时代,好比诗文风气的转变。上古之画简淡,如同六朝之文章;中古之画雄壮,如同唐代之文;下古之画清薄,如同晚唐之文;元代之画平淡,如同阮籍、王粲之文。观倪瓒黄公望等人之画,如同口诵陶潜之文,更加乏味。
“笔墨当随时代”,比较流行的解释是,画家必须反映时代风尚,体现时代精神,每个画家所处在具体的、特定的时代,他们的艺术作品必然反映当时的艺术风尚和时代特征。笔墨技法跟随时代的风尚而变化,所谓与时俱进。
徐建融以为,这种比较流行的解释,其实是一个误解。“笔墨当随时代”,只是石涛所描述的一个现象,而不是他所肯定的一个观点。
徐建融说,绘画笔墨风格的演变,总是随着时代风气的变化而变化的;就像诗文风气一样,也是一个时代的风气。而时代的风气有的时候好,有的时候坏。他并没有认为“随时代”的笔墨一定就是好笔墨;而是认为,“随时代”的笔墨,在时代风气好的情况下可以表现为好笔墨,在时代风气不好的情况下便表现为不好的笔墨。(见《从古典到现代——中国画学文献讲义》)
徐氏此说极有见地,佩服。
“笔墨当随时代”,笔墨因时代变化而变化,或变好或变坏。画家当具慧眼,遇到好的时代风气,可以与时俱进,笔墨跟随时代。画家当有定力,遇到坏的时代风气,能够逆时而进,笔墨不随时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