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既不问  就不说

(2012-06-19 10:21: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随笔

 

 

神舟九号升空了。照例,几个小时现场直播;照例,隆重的出征仪式;照例,一片欢呼。此次发射,神舟九号再创中国航天史上几个第一,这是大国崛起的又一标志!无数国人为此激动,为此自豪。

 

然而,我们这个社会已经不象过去那样铁板一块,开始出现多元声音。对这么令人激动的事情,有人偏就不那么激动,认为这与奥运、世博,还有其它气势磅礴的大型活动一样,只不过是一项庞大的面子工程,是劳民伤财,认为钱应花在更需要的地方。激动的与不激动的,在我身边的朋友中都有,立场相左,各执己见。

 

有人问我的看法,我说,先不谈这个,我说点别的吧。

 

我说的是我个人的一些琐事,与车有关。现在大家都有车,我也有十余年开车的经历了,但在2000年前,我是没有想过买车的。

 

我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出生于文革中,吃饱饭是我们那时候的理想,上初中之前,我没有买过一双鞋子、一根皮带、一个书包。但我是幸运的,高考给了我一条出路,尽管这条出路非常狭窄,那时高考录取率实在太低!不管怎样,我总算是拼出来了,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至于期间的辛酸,父母的劳累,就不必多说了。90年代初的大学毕业生工作不愁,但工资不高,我记得第一次拿到的工资是84元。虽然物价不高,但一个月生活下来,存不了多少钱。有心帮帮弟妹,有心让父母生活好一点,但实在是力有不逮,惭愧啊!

 

1995年初,我和女友一起南下广东,为的是广东的工资比较高。那时内地的人事制度很死板,离开原单位还得交钱,否则不放档案,这样,在内地几年工作等于白干了。来广东后,年龄也不小了,得准备结婚了,双方家庭都无力帮助我们,相反,我们还得照顾家人。我们是先存钱买台电视,然后再存钱买台冰箱、买台电脑,这样一步一步建立起我们的小家的。1998年孩子出世,父母从老家过来照顾,人多了,开支猛增,钱倒是还够用,但也没有多余的了。98年最后一次分福利房,我们必须赶这最后一班车,区区五万房款,我们东挪西借才凑齐,接下来是装修、买家具等等,没完没了,钱老不够用!参加工作后的几年感觉特别紧张,收入不高,但开支挺大。与我年龄和家境相仿的朋友,有没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呢?

 

2000年前,已经有朋友开始买私家车了,但那是人家的事,与我没有关系。稍后,手里也有点余钱了,朋友说买个车吧,但我不敢,我最担心的是,父母老了,万一出个什么状况,怎么办?他们没有退休金。不过,后来几年我们的境况有了改善,收入提高了,生活宽裕了,于是买了高档小区的海景房,2002年买了第一台车。生活是宽松了不少,除了我们自己每年都会远游,近些年也会安排父母到各地看看,他们先后游览了香港、桂林、上海、南京、北京、杭州、苏州等地,还有计划让他们出国看看。周末和小假期,经常会带一家人在省内自驾游。有时在外游玩,会真确感受到有车的好处,有时会开玩笑说,那些年我们过得太苦了,早一点买车就好了!

 

玩笑只是玩笑。

 

那些年,我不考虑买车,不是我不想买,不是我不喜欢车,也不是车对我没有用处。我当然知道,车可以给我带来方便,带来荣耀,给我自豪感;我当然知道,开着车在宽阔的海滨大道奔驰兜风,那种感觉肯定很爽。但是,那些年,一家人的衣食住行这些基本问题还没有解决,老人的医疗和养老都没有保障,我怎么会考虑,怎么能考虑买车呢?家人生活都没安顿好,开着个车,神气个啥呢?生存与荣耀,哪个更重要?

 

我的琐事说完了,没人再问我对航天工程的看法。

 

既不问,那我就不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